【资料图】
通讯员 衣晓峰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作为p53凋亡刺激蛋白(ASPP)家族成员之一,ASPP1能够在肿瘤细胞中通过与p53的结合而增强p53在细胞核中的转录激活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然而ASPP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到底扮演何种角色尚不清楚。记者1月12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悉,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院杨宝峰教授团队首次发现干扰两个细胞损伤蛋白p53和ASPP1的相互作用,进而提出了保护缺血再灌心肌细胞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循环研究》。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冠状动脉部分或完全急性梗阻后,通过治疗在一定时间内重新获得再通时,缺血的心肌虽然得以恢复正常的血流,但反而加重了组织结构破坏,酿成细胞死亡,致使心肌梗死范围扩大,造成心脏功能的进一步损害,严重威胁心梗患者的生命安全。人们研究发现,这种心内科常见的并发症与氧化应激、钙离子超负荷、炎症反应及高能磷酸化合物缺乏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联,而目前仍缺乏针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特异、高效的药物干预策略,亟需从分子机制的角度破解其奥秘,锁定新干预靶点,加快新药研制的进程。
杨宝峰院士及其团队成员潘振伟教授、吕延杰教授研究发现,p53和ASPP1的功能非常密切;在正常心脏中,这两个蛋白的表达量都非常低,而当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二者的蛋白含量会大量增多,从细胞浆进入细胞核而激发细胞死亡程序。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个新现象,即当人为抑制其中一个蛋白的表达时,另一个蛋白向核内运输均受阻,细胞死亡减少;相反,当增加其中一个蛋白的表达时,另一个蛋白向核内运输增多,细胞死亡增加。这一现象提示这两个蛋白需要在细胞浆中结合到一起,“手拉手”进入细胞核,然后才能激活细胞的死亡过程。
为了进一步明确这项科学设想,研究人员设计了一段能够阻止p53和ASPP1这两个蛋白相互结合的蛋白分子,结果发现这个新设计的分子能够显著抑制p53和ASPP1蛋白的结合与细胞核运输,并减轻心肌细胞损伤。这一发现提示,干预p53和ASPP1蛋白相互作用,可作为心肌保护药物研发的新策略。接下来,杨宝峰团队还将进一步优化影响p53和ASPP1互相作用的蛋白分子,同时设计抑制二者结合的新化合物,旨在研发出应用于临床的心肌保护新分子、新药物。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