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资料图】
图4
图5
图1为菊石类、双壳类、腕足类和腹足类软体动物集合体化石。
图2为丘疹关杨虫化石的两个切面。图3为一“盆”恐龙蛋化石。图4为创孔海百合(一种棘皮动物)化石。图5为马门溪龙骨骼化石。
古生物与古人类研究近年来可谓成果迭出,我国相关领域科研人员贡献不小,本期《科普时报》1版就刊出了记者采写的两篇报道:《我国发现新的陆相动物群》《93万年前人类祖先曾濒临灭绝》。而4版“进化杂谈”专栏,迄今已发表冯伟民研究员对古生物研究成果作解读的文章60余篇,使读者得以及时了解相关新进展和成果背后的科学故事。今次要向大家介绍的,则是我有幸由冯伟民老师做“导游”,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古所”)和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以下简称“南古馆”)参观的所见所闻所思。
话说这著名的南古所和南古馆,是连在一起的。冯老师既是所里的研究员,又是博物馆名誉馆长(前任馆长),还是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全国古生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幽雅僻静的院子,坐落在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鸡鸣寺风景区南侧,院内主要建筑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风格。小路旁边,立有多个化石真品并附带说明。这当中的第一个,系“拟纺锤䗴”化石。
䗴类是一种现已灭绝的海生单细胞动物,外壳形状像纺锤,仅米粒般大小,故日本学者称之为“纺锤虫”。20世纪20年代初,第一个研究该动物的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为它取了个中国名词“蜓”。这种古生物是确定和划分石炭二叠纪地层的重要化石之一,距今2.7亿年左右。另外4种化石,分别是硅化木、锐星珊瑚、蝙蝠虫与蝴蝶虫、无洞贝。
漫步在这些触手可及的化石走道上,不由地想起南古所的历史。它创建于1951年,一直被世界公认为全球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1993年被评为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其早年创设的史前生物展成为南古馆的基础,于2005年底正式对外开放,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专业博物馆之一。
进入展厅,一个大型生命进化浮雕点出了展览主题——“进化中的生命,演变中的地球”。往前走几步,就可见到一对利用楼道48级台阶两侧展示的南京地区震旦系—侏罗系地层的仿真岩层剖面。这些按比例浓缩的地层跨时5亿年,其上镶有不同年代的33件代表性化石,叙说着南京地区海陆变迁的演化历史。参观者每上一级台阶,就如同跨过了1000多万年!
居于台阶高处俯瞰,可以看到“恐龙天地”。这里展示了以马门溪龙、沱江龙、禄丰龙和翼龙构成的群体造型,以及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冯老师特别提示我们留意一“盆”椭圆形的恐龙蛋化石:它们多是成对出现的。何以会是这样?冯老师说,研究得出的一个推测是:下这种蛋的恐龙,很可能具有双产道!
在一楼展区,冯老师还让我们注意一个玻璃展框里的两块“兽脚类恐龙足迹”化石,其中左边化石那个凹下去的脚印当属“正常”,而右边化石那个脚印却是往外凸出来的,这是怎么回事?我猜想那可能是地层出状况了。冯老师解释说:当初形成恐龙脚印化石之后,其所在地层受地壳运动影响发生了褶皱变形,脚印即被反转过来,原来下伏地层的岩石相对较软易被剥蚀,覆盖的沉积物相对更硬却保留下来,就成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这个样子。
在化石精品展厅的一个展柜里,我们看到了另外的两种“层面”——丘疹关杨虫化石的两个切面。那是一分为二剖开形成的,两者完全能够对称地合上。这是一种距今5.18亿年、生活在寒武纪早期的节肢动物三叶虫的化石(发掘于云南澄江)。
新近升级的南古馆保留了澄江动物群和热河生物群等珍贵化石标本,还展出了最新取得的世界级科研成果,如具有5个眼睛的麒麟虾、地球上第一个两侧对称的爬行虫类夷陵虫等珍稀化石,也有微体化石(微小生物化石),以及古老的植物化石——义马银杏。
我们还看到了琥珀里的蚂蚁和蟑螂(距今约9000万年),形象鲜明逼真的蝙蝠虫,一个“大杂烩”——菊石类、双壳类、腕足类和腹足类软体动物集合体,还有容易搞错品类的粗菊石和创孔海百合——它们咋一看像是植物,其实都属动物。
坐在博物馆的科学咖啡厅里喝咖啡时,我向冯老师提了一个我久久盘踞于心、不得其解的问题:大自然何以会造就如恐龙这般的庞然大物?冯老师给出了若干思路:中生代极端的温室效应使大气含有高二氧化碳,植被的光合作用得到加强,植被遍布大地,恐龙食物丰富;恐龙具有像鸟类那样的双气囊呼吸系统,能够提高代谢率,高效地摄入氧气;恐龙具有较大的消化器官,长长的脖子和尾巴可使散热效益更高;恐龙能够终生生长……
这看似静谧死寂的古生物博物馆里,竟“埋”着这么多鲜活丰富的学问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