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张英贤

科学家预估,未来几十年内,所有物种的五分之一或将消失;在21世纪结束前,地球上有100多万个物种将面临灭绝风险。在每一座岛屿、每一块大陆、每一片珊瑚礁上,一些物种正变得越来越少,它们终有一天会消失,再也不会重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植物学家、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科学部主任亚历山大·安东内利携其新书《隐蔽的宇宙: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以下简称《隐蔽的宇宙》)来到国家植物园,与读者分享他的创作初衷。

人类活动加剧物种灭绝

物种是生命世界的基石,它们相当于房屋的砖块、钢琴的琴键。所有物种在自然界中都有一席之地,它们既相互依赖又依赖于生存环境。

据估计,目前,陆地上和海洋中生活着870万个物种,如此庞大的估计值却不包括细菌和古核生物。如果把这两个群体也计算在内,事实上可能有1万亿个物种与人类共享着地球这个家园。而根据在世界各地发现的化石标本估算,地球上存在过的物种约99.99%已经消失。

“物种灭绝是一直存在的,但人类的活动加剧了物种的灭绝。生存环境消失、过度开发、气候变化使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更大的威胁。”亚历山大·安东内利表示,在短短几十年里,地球失去了四分之一的热带雨林;同时,不断增加的人类还向大气中注入了1.4万亿吨的温室气体。

随着气候的变化,不能在新条件下生存的物种往往会面临两个选择,要么适应新条件,要么移动到环境更宜居的新地方,但是由于城市、公路和耕地使生态系统变得支离破碎,这为物种自由移动增加了障碍。其中,生活在极端气候下的极地物种最为脆弱,当生存环境消失时,它们通常没有地方可去。此外,二氧化碳排放使海洋不断酸化,影响了一些海洋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了它们的死亡。

随着周围物种的消失,人类失去了宝贵的食物、药物、纤维、衣服的来源,以及几乎还没开始探索的许多其他资源,而这些资源可能为下一个疾病大流行或者饥荒提供解决方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意识到我们正生活在环境危机中,这似乎很可怕。但只要自然生存环境和物种还在,希望就还在。了解自然界的知识,有了关心自然界的意愿,我们就有了以更可持续的方式塑造未来的动力。”亚历山大·安东内利说,保护尚存的生态系统并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是向前迈进的关键步骤。

从1987年到2022年,全球人口从50亿增加到了80亿,人口的增长以及对食物的需求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重要的潜在驱动因素。

“人类必须减少食物浪费,同时,我们也需找到方法来减少食物生产对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亚历山大·安东内利建议,在饮食上,应减少肉类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尝试接受真菌、藻类食物。它们是对植物性饮食的有效补充,不仅可以为人类增加重要的营养物质,而且对种植环境的影响也很小。

《隐蔽的宇宙》一书中还提到了更多拯救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如购买新家具时,避免在室内使用珍贵的的热带木材和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的物种;在交通出行方式上,尽量选择步行或者骑车;在生活方式上,要尽量减少家庭中能源和水的消耗。

这个世界需要自然界的拥护者,希望人类保持对生物多样性的好奇心,并对生物多样性进行探索,这也是《隐蔽的宇宙》创作的初衷。亚历山大·安东内利说:“我们都在期待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在这样的未来里,我们终将意识到我们也是一种动物,来自自然,更离不开自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馆长、博士生导师孔宏智在分享会上介绍,中国科学家们利用野生资源做出了很多突破性的工作,使得葡萄等食品产量、品质、抗性得到了有效提升。他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唤起更多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以更可持续的方式对待自然生态环境。

本次活动以“探索生命奥秘”为主题,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智元微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主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