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选轻症毒株感染新冠靠谱吗?从密接到感染,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导读
12月15日下午,钟南山院士表示,“不如大家一起阳”的观念不可取。因为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
(相关资料图)
最近,部分疫情严重的城市甚至有居民开始研究起了什么毒株症状比较轻。他们希望能为自己“选”一款毒株来感染,让自己从每天都担心“阳没阳”的焦虑中解脱出来。
这件事情的离谱程度,要不是真的有朋友前来咨询,我们可能想不到它是真实的。
假设病毒能“选”,大家有没有想过:接触几次才能阳?最近,研究者给出了一个答案,密接者的风险是多方面的:1.与有无症状、2.年龄、3.接触的环境(同一屋檐下,家庭成员之间感染风险更高)密切相关。
再往长远一点想,这次你成功感染了“轻症病毒”,下次会对“重症病毒”有免疫力吗?
李晓韦 | 撰文
常春藤 | 责编
你有没有想过,每天穿梭在地铁、公交站、食堂,我们周围有多少阳性感染者?如果与他们来一次“亲密接触”,是否就会感染新冠病毒?怎样的密接者风险会比较大。
更离谱的是,近来不少人想成为密接者,为自己接种一款“轻症”的毒株。
事实上,不是每次接触就会感染,因此主动“接种”新冠病毒,也变得非常不靠谱。
01
密接者的感染风险研究
上述的一系列“与新冠患者接触”的问题,其实早有科学家已经注意到了,并且还做了详实的调查和研究。
2022年12月13日,国防科技大学一研究团队通过47项与新冠相关的研究,对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分析了影响密切接触者感染率的因素,总结了新冠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特征。
图源自onlinelibrary.wiley.com
研究人员检索了从2020年1月1日到2022年4月30日的新冠相关文献,关键词为“密切接触者”、“COVID-19”和“接触者追踪”等,国籍不限,数据库包含了Web of Science、PubMed以及中国的CNKI。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研究团队是如何探索密切接触者的感染风险的。
这篇文章的研究对象有三个——原发感染、继发感染和密切接触者。
原发感染是指初发病例(自己得新冠了),继发感染是指与原发感染者密切接触后感染的人群(继发感染均来自密切接触)。
密切接触者在大多数国家被定义为,“在症状出现前2天或核酸检测阳性之前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过密切无保护接触的人”。
那么,哪些因素会成为一个密切接触者被感染的“推手”?我们来逐一进行分析。
02
怎样的密接者,容易被感染?
与有症状感染者与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风险一样吗?
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人员用9项来自中国的研究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有症状感染者与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者平均感染率分别为3.76%和1.08%。如果环境中有大量的感染者,意味着上面这个比例会成倍数增加,感染的机率就大大提高了。
进一步分析发现,密切接触者的感染风险从大到小为:有症状感染者的密接者>总密接者>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者。
总密接者指的就是无论接触对象是有症状还是无症状,所有密切接触者的总和。
原来症状不同,其携带的病毒传播风险也是不一致的。由此可见医院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尤其是发热门诊,去就诊的阳性患者大多都是有症状且症状比较重的。
有症状和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的比率图,图源自论文
03
同一个屋檐下,老年人更容易感染
而对于易感群体——老人和青少年,这篇综述也做了对应的分析。
结果显示,青少年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老年密切接触者,老年群人是最危险的群体(如果没有打疫苗的话,感染的比例或许更高),因此在这里建议最近疫情高发时期,老年人能不出门尽量选择不出门,家里的其他成员也要注意保护老年人,尽量不要感染。
研究者还分析了家庭成员之间不同密接者的风险情况。研究人员发现,家庭密切接触者(长期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人)与总密切接触者(家庭、户外等所有条件的密接者)相比,感染风险更高。
究其原因,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容易中招:有症状的感染者可能会产生更多更具传染性的病毒飞沫,家庭环境中的密切接触者和感染者接触的时间比较长,病毒飞沫的密度高,而年长的密切接触者通常对病毒的抵抗力较低。
因此,如果和老年人同住一个屋檐下,要注意与有症状患者保持距离,如果家庭中有老年人,一定要将他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保护每个家庭的老年人是当前防疫阶段非常关键的任务。
在了解了不同年龄的密接者与有症状、无症状感染者接触的感染风险后,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感染风险与地理位置或者是时间有关系吗?毕竟这可涉及到了感染的毒株是什么。
这项研究还发现,中国境内和境外的密切接触者总感染率分别为2.73%和27.04%。中国境内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远低于境外密切接触者感染率,这可能是我国政府实施严格的密接者追踪和隔离政策的结果。
对2020年不同的季度分析发现,2020年第一季度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显著低于总体感染率,仅为2.59%。在这之后的三个季度里,密接者的感染率一直递增,分别为第二季度8.75%,第三季度12.56%,第四季度25.61%。
上述的数据也从侧面说明,在2020年第一季度时,新冠毒株的传染性还没有那么强,而后续病毒变异的过程中,传染能力也在逐步地提升。换句话说,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能力是远超此前的毒株的。
04
感染者与密接者的“纠葛”
回到这项研究的起点,在三种研究对象中,原发感染者与密切接触者之间有具体的关联吗?
研究人员分析发现,每当社会面出现1个确诊患者,就会带来5.8个密切接触者。
而我国人均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人数为11.2人,高于其他国家的人均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人数4.3人。
在纳入分析的47项研究中,我国只有4项研究的人均密切接触者超过了30人,占中国研究总数的18.18%。在其他国家的研究中,只有2项研究的人均密切接触者超过20人。
在这项研究中,我国的原发感染拥有的密接者更多,显著多于其他国家,但密接者继发感染的风险低于其他国家。
这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我国人口密度大,且人群中总体感染率很低,由此推高了单个感染者的密接人数,这一数字体现了社会感染风险。
05
我们真的能“选”毒株吗?
回到开篇我们讨论的问题,如导读的故事那般,我们真的可以为自己选择一种毒株去感染吗?
答案是不能。原因有三。
第一,不同的毒株有不同的感染力与毒性,可能会对应不同程度的症状。但每个人的免疫力不同对应的症状轻重也不同。同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BF.7、BA.5.2等变异株的抗体不一定有相互免疫的能力。
第二,就算有相互免疫的能力,新冠不是水痘。水痘大部分人一生只会得一次,但新冠是存在复阳和二次感染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不知道自己接触的这位患者需要接触多少次、怎么才能“密切”一些接触。
所以,大家还是不要以身犯险,这个故事就当一个笑话看过即可。对于当下的奥密克戎毒株来说,无论是哪个分支,传染能力都是极强的。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目前北京流行的奥密克戎BF.7亚分支,R0值可达10到18.6,是国内奥密克戎家族里传播力最强的”。
据据澎湃新闻报道,广州本轮疫情主要流行的BA.5.2变异株,最新研究结果其R0值可能也高达18.6。
CDC规定的密切接触者,图源自www.saginawpublichealth.org
由此可见,出门在外戴好口罩,及时消毒,降低病毒的留存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多准备一些医用消毒酒精、N95口罩,居家环境做好消毒工作,让自己“晚一些再阳”。
参考资料
1.Infection rate and factors affecting close contacts of COVID‐19 cases: A systematic review - Li -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 Wiley Online Library
2.疫情指数R0值、Rt值意味着什么?上升或下降有什么意义吗?澎湃新闻.
3.北京本轮疫情主要毒株BF.7传播力最强,感染后1天可排毒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