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10月24日)日本信用卡巨头JCB Corporation和IDEMIA公司宣布,与马来西亚金融科技公司 Soft Space Sdn. Bhd.(总公司位于吉隆坡)合作启动 JCBDC 项目。公告表示,鉴于目前技术实现的前景,三家公司决定共同开发支付解决方案,并进行“JCBDC”项目试点。在公告中,JCB表示看到了未来“通用CBDC”的前景。
JCB(Japan Credit Bureau,吉士美或日财)是一家信用卡业务公司,可以被称为日本银联,为日本三和银行、日本信贩银行、三井银行、协和银行、大和银行等企业在1961年成立的信用卡组织。
根据公开信息,与 IDEMIA 和 Soft Space 合作方式是,将在现有服务和基础设施中引入 CBDC界面,并向用户提供CBDC信用卡。使用接触式支付技术,发行日本可能引进的CBDC信用卡,不需要手机也能支付,构建一个拟态CBDC环境,帮助用户掌握自己的金融资产和银行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看起来有些五花八门,但是,总结一句话就是:日本人又要多一张信用卡了。正如链得得多次指出的,JCB的动作看起来显然是准备占坑,而不是越过日本银行和日本金融厅。具体请参看链得得之前关于日本政府CBDC试点方案的解读【链得得独家】日本财政部成立数字通货部门,主导CBDC立法工作。
日本巨头们实力强劲,当然不会坐等日本银行或者金融厅的面包屑。目前日本银行和金融厅的CBDC试点计划才进行到第二步,再不抓先机就有被境外金融机构活吞的危险。
而日本私企对于稳定币、CBDC的尝试,要比官方走的早得多。
生不逢时的日元稳定币计划Jcoin
开启于2016年的日元稳定币Jcoin的前身是J.Score,由日本金融巨头瑞惠与软银共同出资成立,半年后,即2017年7月10日,瑞穗发布公告称,WiL LLC.集团出资建立的「Blue Lab」开始大力挺进数字货币行业,当年该团队只有20人。
同年,日本加密货币市场开始腾飞,比特币也是在此时获得全球知名度。随后在日本这个备受关注的「Blue Lab」投资方中,瑞穗银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日本損害保険日本兴亚株式会社、第一生命保险株式会社、农林中央金库、丸红株式会社、三井住友信托银行株式会社等也相继入资。
「Blue Lab」主要项目就是这个「J-Coin构想」,该公司2018年5月就开始预备发行所谓的“稳定币”J-Coin,1Coin=1日元。而发行主体,就是日本的金融3巨头:瑞穗银行(简称MHBK)、三井住友银行(简称SMBC)和三菱UFG银行(简称MUFG)。
不过,瑞穗的时机掌握得不是很好。干了5年多没有实际业绩,在2021年不得不转型。与Money Forward合作,进行普通的在线转账服务。目前,技术上是Money Forward 负责,而用户则完全是瑞穗银行提供。两家公司合作开发了2个APP,一是“Money Forward ME”是一个集成金融服务平台,用户可以管理家庭财务以及银行账户和信用卡等支付信息,“Money Forward Cloud Expenses”则是云结算,类似于电子信用卡,用户可以手动输入付款日期和费用金额。
在2019年摩根大通宣布发行加密货币 JPM Coin,为大客户提供跨银行和跨境即时支付的稳定币以后,日本各大金融巨头坐不住了,纷纷想抄作业,用这个架构为日本用户使用。
比如,2019年,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宣布已与总部位于美国的金融科技公司 Akamai Technologies 成立合资公司,并将在 2020 年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网络。MUFG 声称,该系统被称为全球开放网络(Global Open Network),每秒可处理超过一百万笔交易。宣布All in数字货币行业的北尾吉孝也宣布SBI在开发自己的稳定币。
但是,这些都与加密资产行业毫无关系。
日本法规触动巨头嗅觉
随后,在今年6月,日本对于稳定币的定义有了更为严密的规定。6月3日,日本《资金决算法案修订案》获得上议院投票通过,预计1年内生效。根据新法律,稳定币必须与日元或其他法定货币挂钩,并保证持有者有权按面值赎回。至此,日本成为首批围绕稳定币引入法律框架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具体解读请参看链得得之前文章【链得得独家】世界首个稳定币法案颁布,日本想借助全球稳定币市场翻身。
该法律上的定义实际上意味着稳定币只能由持牌银行、注册转账代理机构和信托公司发行,注重投资者保护。该法案没有涉及Tether等海外发行方发行的稳定币或算法稳定币。
而且,日本的加密交易所没有上线稳定币,但主要是因为没有权利。日本金融厅表示,将在未来几个月推出管理稳定币发行方的法规。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动静,但是日本很多巨头已经嗅到了机会。
该消息以后,打着稳定币、央行数字货币名号的计划和合作有不少,这次日本银联也是其中之一。但是,从公开的消息来看,技术上是没有进步的。
据悉,这次试点将会在2023年3月之前进行,年内进行技术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