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讯员 肖芬 郑鑫源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1月17日,首届永定河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主办,旨在总结提升国内流域治理机制创新,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强化技术创新对永定河综合治理的牵引作用。

会议围绕绿色流域构建、生态水网建设、地下水综合治理、企业科技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北京水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官厅水源地功能恢复等方面,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主旨报告和专题研讨。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户作亮在致辞中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必须围绕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路径,以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核心,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和引领能力,抓住重点、打通堵点、突破难点,实现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新突破,努力开创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曲久辉表示,生态是“治水之纲”,文明为“上善之道”,永定河流域应围绕“五水融能,生态为纲”,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五个方面建设生态环境,应坚持“五维协同、生态为基、立足长远、统筹推进”的整体路线,从“保生态需水、知生态质量、抓生态修复、育生态健康、促生态完整”五方面构建永定河绿色流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在会上详细解读了地下水回补对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带来的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并为永定河流域如何恢复地下水出谋划策。他提出确定地下水位的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的“双阈值”、构建基于安全水位的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双阈值”约束下的水资源综合调控、部署开展流域地下水质调查与修复工作等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王浩系统介绍了京津冀水系统健康调控方案和构建“三线、七河、四区、八源”的京津冀自然—社会一体化复合水网总体格局,并提出了保护流域径流性水资源、加强山丘区农业节水、完善流域生态水网工程体系、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开发等建议,为永定河流域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水能资源开发、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贡献方法路径。

在专题研讨环节,来自海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水科院、中交生态环保设计院的专家,针对官厅水库恢复饮用水源地的功能定位、总体思路、供水能力分析、内源污染影响、清除及资源化等关键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为推动官厅水库恢复饮用水源地功能提供了工作指导及技术支撑。

会议还发布了《永定河科技创新报告》,公布了2022年度科技创新奖名单,农业节水机制创新、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等8项内容获奖。

(图片由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