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骆香茹 通讯员 商海 杨茹


【资料图】

北山,又称马鬃山,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北段,这里常年风沙肆虐、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会降到零下20℃以下,是普通人不愿踏足的无人区。

往北山去,称得上是一段苦旅——从嘉峪关出发,途经玉门,而后在戈壁滩上颠簸两个多小时,才渐渐看到汉武大道路碑。以路碑为中心,方圆几百公里全是无人区,沿着汉武大道疾驰半个小时,便来到了目的地——中核集团中核华兴北山地下实验室项目部。

初到项目部已是傍晚时分,项目经理、党支部书记李小明早已等候在大门口,亲切地和我们打着招呼,严寒天气,他时不时冲着手心哈哈气,搓搓手,抬头望向戈壁深处。

“现在还有人愿意去如此荒凉的戈壁滩工作吗?”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80后”李小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北山地下实验室工程是我国核燃料闭式循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参与范围最广的地下实验室。这个工程的核心目标是确保高放废物在衰变至安全水平前的上万年时间里,与生物圈有效隔离,为保障核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科研平台和技术保障,被誉为“万年工程”。

2022年2月,李小明带着一支仅有九个人的先遣队伍,一头扎进了这一望无际的戈壁腹地。从鸟语花香的江苏南京到人迹罕至的西北戈壁,他见证了这里由漫天黄沙变成银装素裹,见证了北山地下实验室项目建设者不惧狂风暴雪,不畏严寒辛劳,以团结奋斗之姿扛起北山地下实验室项目建设重任的坚毅与决绝。

2022年5月以来,人员陆续到位后,李小明便将工作重心放在了解决爆破技术难题上。刚开始,每次爆破作业后,总有些问题困扰着大家——半孔率达不到要求、进尺深度不稳定。李小明带领项目团队投入到极硬岩中深竖井施工技术研究中,经过多次爆破试验和实践后,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爆破试验总是在晚上进行。李小明坚持每一次试验都下到井深处,认真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和现象。试验结束后,李小明与相关技术人员探讨试验结果,认真分析问题的成因。经过不懈努力,项目团队创新探索出一套由极硬岩中深孔凿眼、光面爆破、竖井凿井措施配套设计等技术有机组合形成的可靠施工工艺,为高质量完成极硬岩地质条件下竖井施工任务提供了高质量解决方案。

2022年年末,北山地下实验室项目主体工程接连迎来重大节点,主体工程人员竖井掘砌突破百米大关,如期攻克在极硬岩地质条件下进行竖井施工这项极为艰难的任务;同一时间,全球首台大坡度螺旋隧道硬岩掘进机“北山一号”组装完成并投入使用。

在这里,不仅仅有李小明这样的技术带头人,还有无数默默奉献的追梦人——扎根戈壁滩二十余年的核工业建设者鲁永泽、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戈壁家乡的“00后”刘超。来到北山后,他们以身许国、投身核工业建设的初心从未改变。

如今,人员竖井掘砌已突破160米,完成了总长度的近四分之一。

春节期间,仍有工作人员坚守在“万年工程”现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强核报国 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

北山的浩渺星空下,他们接续奋斗,无言奉献,必将在新的一年里创造出新的辉煌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