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资料图】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朱鹮生态园内的朱鹮。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生活在黄河入海口的朱鹮已进入繁殖期,目前,共有3对朱鹮“夫妻”产下7枚卵,正在孵化中。这30只朱鹮是在2022年12月中旬,从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家落户”的。由此可见,无论从生活环境还是食物方面,朱鹮已经适应了黄河三角洲的环境。

“我们盼望着迎来黄河口土生土长的朱鹮。”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口站高级工程师张希涛说。

这仅是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的一个缩影。

“东方宝石”朱鹮在黄河入海口繁育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这里也是鸟类的天堂。

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方宝石”之称,1981年全球仅在陕西汉中发现7只朱鹮,如今全球数量恢复到9000余只,其中陕西境内有7000多只。2022年,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商定引入朱鹮种源,在黄河口湿地开展野化放归科学研究。

记者通过监控画面看到,面积达3300平方米的野化训练基地里,设置了盐沼、芦苇、灌木等,模拟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朱鹮或在横杠上站立休息,或在低空追逐嬉戏,或在水畔取食泥鳅和面包虫。

鸟类对环境、气候变化较为敏感,被喻为检验生态环境的指标之一。在世界9条鸟类迁徙路线中,黄河口横跨东亚—澳大利西亚、环西太平洋2条,是候鸟重要的迁徙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近年来,通过生态修复和保护,黄河三角洲的鸟类已由1992年187种增加到373种,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分别有26种、65种,占我国重点保护鸟类的24%。

我国已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全覆盖

如今,俯瞰黄河入海口,草木茂盛,万鸟翔集,生态和谐。鸟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通过科技手段监测可一目了然。比如,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遥感、雷达、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现了资源的生态智感,打造全方位的保护区监管体系。其中,“感知+5G+边缘AI+华为云”的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试点,助力保护区进行物种智能识别、数据统计、智慧分析、实时监控,有效提升了保护管理及智能决策效率,为科研、监测、保护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科技应用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巨大的支撑。“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说,我国已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的全覆盖。

据统计,国家直接组织开展监测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海洋等环境监测点位达1.1万余个,实现了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覆盖、重点流域全覆盖、省市交界全覆盖、管辖海域全覆盖。

目前,我国空气、地表水常规指标已实现了大规模、自动化监测,高精尖实验分析仪器和便携式、快速化应急监测仪器大量配置,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移动走航等先进监测装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水平,以监测高质量发展助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服务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蒋火华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