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9年强调加大气象为农服务投入力度,此次又特别提出“研究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这是40年后重启农业气候资源普查。
【资料图】
2月13日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研究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工作,这距第二次全国农业气候区划已有40年。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始终是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为何重启这项工作?气象部门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对此,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作出解读。
适应气候变化是农业生产的关键
“这项工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过两次,第二次全国农业气候区划距今已有40年。”袁佳双介绍说,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发生显著改变,尤其是1961年至2020年,我国气候变化的“水热双增”态势,导致我国活动积温每10年增加62.9℃·日,作物生长季每10年延长1.8天,过去的一些研究成果已不能很好地指导现代农业生产。比如,东北地区玉米和黑龙江水稻可种植面积增加,南方双季稻区可种植北界向北推移近300公里,北方冬小麦种植北界北扩西移。
同时,气候变化导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气候变暖也导致我国作物发育期提前、生长周期变短,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病虫害发生区域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扩展,粮食生产面临的风险加大。
“我国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显著地区之一,适应气候变化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袁佳双表示,保护粮食安全不仅要关注耕地数量,还要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这与气象条件密不可分。
当前,随着气候变暖,水汽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农业种植结构、农作物产量、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新变化。
“尽快启动新一轮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工作,有助于摸清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底数和变化规律,掌握耕地的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袁佳双表示,这不仅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布局、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还对各地农业生产发挥区域气候优势、减轻气候灾害损失,以及实施可持续农业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布局,编制三级农业气候区划图
开展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气象部门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摸清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底数是关键。”袁佳双介绍说,基于全国长序列的历史气候资料、近20年的自动站观测资料、近40多年的卫星遥感监测资料等多源数据,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完成国、省、县三级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工作。
在此基础上,编制最近30年国、省、县三级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图,分析农业气候区域界限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全国及地区农业生产布局、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还将分作物、分灾种编制最近30年我国主要大宗作物、特色作物种植和品质气候区划图,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和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风险区划图,以及畜牧业气候区划图等。
袁佳双介绍,还将建立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指标和方法等一系列技术标准,进一步规范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工作;建设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数据集和图集,开发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动态评估预估系统,并在全国逐步推广应用。
此外,还计划围绕未来气候变化,研究分析未来不同时期我国农业气候资源、极端气候事件和农业气候区划界限的变化趋势,分析气候变化对全国农业种植区域、种植制度、种植结构等可能影响并进行风险预估,为我国未来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