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前不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人在冰雕中发现了一条鱼,然后这条可怜的鱼就被全网围观了……
(资料图)
之后,网友们开始寻找各地冰雕中的鱼。还有一些“热心群众”用铲子将冰雕里的鱼“营救”出来。
那么,凿开冰雕“营救”出的鱼还能活吗?还是像一些网友说的:这条鱼成了“薛定谔的鱼”,处于死鱼和活鱼的叠加状态?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只有极少数生物可在“解冻”后存活
可以肯定地说,“凿冰救鱼”这种“营救”行为是无效的,因为鱼已经死了。
为什么这么肯定鱼已经死了?
这是因为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物都是可以被冻死的,而且它们在冻死后无法复活。之所以冻死无法复活,是因为细胞内细胞质的主要成分——水在低温环境中结冰后,会产生冰晶。
虽然印象中的冰晶都是晶莹美丽的,但它会像一把把利刃,无情地刺穿细胞膜,加上水变成冰晶后体积会变大涨破细胞,导致细胞死亡,而一旦细胞全部死亡,生命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显然,本文开头提到的鱼在冰雕中已经有几天了。通常来说,它体内的细胞应该已经全部“暴毙”,就算将其挖出来放在温暖的环境里也无济于事了。
当然也有例外。
少数生物在被冻成“冰棍儿”后仍能“死而复生”,例如某些林蛙。林蛙有很强的抗寒能力,当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后,它会被冻得硬邦邦的,但待气温回升后,又会逐渐“解冻”。
这是因为林蛙有一个“看家本领”——它可以在寒冬将至时,将提前储备好的葡萄糖填充进细胞,这些糖分起到了防冻剂的作用,使细胞中的水分不会因低温凝结,以保护细胞的完整性。北极地区有一种毛毛虫,也是通过这种方法挨过寒冬。
河湖结冰为何鱼没被冻死
既然自然界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没有林蛙这种绝技,那为什么每到冬天,江河湖泊的表面冻结后,里面的鱼还依然活着?
鱼是一种变温动物(俗称冷血动物或凉血动物),其体温会随水温而改变。人们根据鱼类对水温的适应情况,将鱼分成三类:冷水性鱼类、温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只要温度没超出它们的耐受范围,鱼儿们就不会有任何生命危险。
在纬度较高的地方,如我国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就有很多冷水性鱼类,它们甚至能够耐住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在高寒地区,某些鱼类体内也会产生“防冻糖蛋白”,以避免细胞膜和细胞组织破裂。
可能有人会问,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室外温度动辄就低于零下20摄氏度,甚至低至零下40摄氏度,而冷水性鱼类最多能耐住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那它们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呢?
与我们常说的“热胀冷缩”不同,水在结冰时体积会变大,同等质量的冰就比水的密度小,冰自然就漂浮在水面上了。这层冰就像是给河面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无论外面温度有多低,除了紧挨着冰层的零度水温区域,更深层的水,其温度都是4摄氏度左右,因此鱼儿照样可以在冰下的水中生活,只不过活动量会减少。
作为变温动物,鱼不需要用自身能量来控制体温,这样能减少抗寒时损失的能量,但是它需要氧气维生。
当江河湖泊被冰封后,氧气就无法进入到水中。冰层变厚或雪覆盖冰面后,阳光进入量变少,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也会减弱,释放的氧气也就随之减少。包括鱼在内的水下生物等会大量消耗氧气,而鱼一旦缺氧就可能会死亡。
这也就是为什么冬天凿个冰窟窿,会有很多鱼蜂拥而至的原因。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们利用鱼的这个弱点,在冬日里进行捕鱼活动。
除了因缺氧而死和被捕捞走的鱼,还有少数鱼会因为温度骤降、被其他物体牵制无法脱身等原因被冰封成“标本”。更倒霉的会连冰块一起被采冰人拉走,然后做成冰雕。(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