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上古产生说,认为是黄帝立子午十二辰为名月,又以十二兽名属之;有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说;也有人认为是东方朔所创……到底哪种起源为真,已不可考。不过,作为悠久民俗文化符号的生肖,不但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吉祥物,而且也是艺术创作的宝地。
(资料图片)
故宫的藏宝中,就有多种成套的十二生肖藏品,比如十二生肖镜、十二生肖四神镜、十二生肖压胜钱、青玉十二生肖、《十二生肖图》等。今年是兔年,故宫中和兔子有关的藏品,也是多姿多彩。
玉兔:
月宫灵物意境深
白玉十二辰(兔)明代
玉兔,又名月兔,居住在月球上,在月宫里负责捣药,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动物。玉为象形字,始见于甲骨文,本义指玉石,通常用来比喻洁白美丽。《诗·召南》曰:“白茅纯束,有女如玉。”人们把月兔称为玉兔,可见对这一动物的喜爱。也只有如玉般的兔子,才能陪伴在嫦娥那样美丽的仙子身边吧。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中,就有不少玉质兔子。比如元代的白玉镂雕双兔佩、明代的白玉兔形佩和白玉十二辰(兔)、清代的青玉十二辰(兔)和白玉十二辰圆形佩(卯)等等。
这些藏品中,十二辰生肖有多套,但其中的兔子各有独特之处。明代的白玉十二辰玉质洁白莹润,十分细腻。玉兔为立体圆雕,兔首人身,杏眼,尖嘴,嘴分瓣,耳后搭,身穿交领衫,腰中束带,坐姿,右手持折扇,左腿支起,左手肘放在左腿膝盖上高举,呈持握状,但手中无物,可能原有它物后脱落。而清代的青玉十二辰中,兔首人身的卯兔左腿竖起,左手肘放在左腿膝盖上,左手高举,持两片树叶,右手摇扇,好似一副古代书生的神态。此件玉兔手持的不是捣药的玉杵,而是树叶,这来源于“吴刚斫桂”的传说。李白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诗句,玉兔手中握着的便是桂树的叶子,寓意带来无尽的财富。
除了手持树叶、扇子、捣药的玉杵等不同的物品外,明清时期的玉雕设计中,常常让兔子口衔灵芝。兔为月宫灵物,灵芝是传说中的仙草,这一设计增添了吉祥长寿的寓意。比如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明代的白玉兔形佩,玉兔口衔灵芝,前腿前伏,回首凝望,身上毛纹竖立,显得十分机敏。清代的青玉嵌宝石卧兔中,玉兔呈伏卧状,四足弯曲向前,背部、双耳处有数道阴刻线刻画出毛绒质感,口衔灵芝,更显玉兔之温顺可爱。
元代的白玉镂雕双兔佩从名称就可以看出,这一玉佩有两只兔子。两只白兔,一大一小,似为一雌一雄,他们坐在桂树之下,周围灵芝形祥云环绕,兔子双耳竖立,毛纹细密,均蹲坐回首,大者抬首望月,小者回望大兔,神态安详。
清代的白玉十二辰圆形佩(卯)一面凸雕一只立姿小兔,另一面凸雕篆字“卯”。圆形佩上部镂雕出廓,形成双夔龙戏珠钮。清代还有一紫檀嵌玉十二辰图葵花式盒,盒为紫檀木质,盒盖面中心嵌黑白玉太极图,其周围环嵌白玉十二生肖,盖面边缘以银丝嵌如意云纹。十二生肖形态各异,依序排列,生动活泼。鼠之狡黠,牛之淳厚,虎之威严,兔之柔和,龙之雄猛,蛇之刁悍,马之矫健,羊之温顺,猴之聪颖,鸡之高傲,狗之忠诚,猪之憨实,均个性鲜明。
书画:
画中有兔寓祥瑞
《梧桐双兔图》清 冷枚绘
除了作为生肖所用的雕刻玉兔外,古人在书画中也有不少兔子元素。画中兔子数量不一,有多有少,有单有双,着色有黑有白,寓意均为祥瑞之象。
清代任预所绘的《十二生肖图》册中,兔子一页有三只小白兔,右上角高悬着一轮明月。任预用传统的晕染技法,将白兔的形体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与任预《十二生肖图》册不同,明代的《双兔图》中,则是一黑一白两只兔子在吃禾穗。清代华嵒的《海棠禽兔图》中,兔子也是黑色的,而近现代齐白石的《桃兔图》中,则是一黑一白两只兔子。
画作中的黑兔子也是有寓意的。《说文解字》载: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因此古代一些文人把黑兔称为“玄兔”。西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之后,在其地设立玄菟郡、乐浪郡、临屯郡和真番郡,合称“汉四郡”,玄菟郡是汉四郡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亦是四郡里最重要的一个。
作为祥瑞之物的兔子,有时候要与一些特别的事物搭配在一起,才能共同构成祥瑞之意,比如《双兔图》中的兔子吃禾穗。对于农民来讲,兔子吃禾穗肯定不是好消息。因为古代粮食产量低,兔子抢食农民的粮食,农民就要挨饿了。宋代建隆四年(963年)有人上报,说普州(约现在四川安岳县境内)的兔子把秋禾都吃光了。不过,文人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这一现象,那就是兔子多是因为没有人猎捕,没人猎捕是因为人主有仁德之心,结论是:兔子吃禾穗是皇帝实施德政的结果。这个解释被不少人记住了,宋末元初的藏书家程钜夫在《题画兔》中写道:“君王罢游猎,重德不重射。狡兔秋田中,食粟得闲暇。”
《月中桂兔图》是清代蒋溥所绘。蒋溥出身显贵,其父亲系大学士蒋廷锡。蒋溥在雍正八年(1730年)二甲中第一名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他是乾隆时期的重臣,亦是蒋派花鸟画艺术的重要代表。他的这幅《月中桂兔图》以墨笔绘圆月,月中玉兔以干笔写皮毛,焦墨点睛,形象生动可爱。上、下诗堂有乾隆皇帝、刘统勋、董邦达、刘纶、介福五家题诗,以及蒋溥自题诗。其中乾隆皇帝御题:“秋暖无端迟桂芳,缀枝初折几苞黄。玉兔静守冰轮朗,画出人间满意凉。戊寅中秋御题。”下钤“乾”朱文方印、“隆”白文方印。从这幅画中君臣多人的题诗可以想象出乾隆皇帝与臣僚之间以诗画共度佳节的雅集场景。
清代冷枚绘有《梧桐双兔图》,款署“臣冷枚恭画”,可知其与《月中桂兔图》一样,均是皇帝与大臣们共度佳节的作品。画中野菊满地,桂花飘香,高大的梧桐树下,两只肥硕的白兔惬意地在草地上嬉戏。双兔的眼神活灵活现,神采奕奕,端是佳作。
器物:
兔子形象惹人爱
双兔车軎(音卫)西周
几千来年,人们把圆月、桂花、玉兔等美好事物写进诗词中,画到绢帛上,绣到服饰中,也刻画到了朝夕相伴的器物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里,就有不少物品上雕刻或绘有兔子的形象。
西周的双兔车軎(音卫)是较早的有兔子形象的物品。车軎是古代车上的重要部件,“軎”位于两个车轮的外侧,用于固定车轮,将軎套于轴的最外端,防止轮子脱落。双兔车軎中,两只兔子反向立于軎筒之上,臀部相连,俯首曲腿,圆目,长耳,圆腹,腹中空,腹外饰云纹。其造型生动活泼,兔的形象写实,在西周车饰中十分罕见。
兔猴铜带钩是汉代之物。带钩是古人腰带上的挂钩,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在中原地区出现,一直沿用到汉代。兔猴铜带钩通体鎏金,动物装饰均采用高浮雕手法。带钩前端为鸟首钩,正中饰有一卧兔,兔耳较长,形态生动。
唐代已经有了供孩子玩乐的瓷兔。唐代社会经济较为繁荣,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家中长辈在春节等节日里为孩子们购买各种动物玩具已渐成风俗。为适应这种需求,工匠们也捏塑出造型各异的动物售卖,其中就包括瓷兔。唐代北方主要生产白瓷,与南方的青瓷遥相呼应,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
宋代的枕头上也有兔子形象,比如三彩剔划花兔纹枕。枕呈扇形,上有黄兔、绿草、白色的土地。宋代大多数三彩枕以绿色为基调,辅以黄、白、褐等色,纹饰主要有人物、花鸟、动物等。
明代的三彩琉璃手托兔女立像瓦中,瓦背为仕女立像,左手托兔,右手长袖后摆,隐于身后。这种手持小兔的仕女形象很可能是生肖瓦的一种,借以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同样是明代,还有三彩琉璃手托兔人像瓦,瓦背为大臣立像,双手交叉,怀中抱兔。瓦身侧面刻“卯”字,可称之为生肖瓦。
明清时期的各种盘子和瓷碗上,经常有兔子的图案。比如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兔纹浅碗,最引人注目的是围绕碗心的花朵内所绘四只白兔,兔回首张望,形态写意。明末清初以来,民窑中常见此类以玉兔为题材的日用器,多以盘、碗、杯为主,寓意“玉兔思乡”。
要说哪种兔子和北京的关系最亲密,当然要数兔儿爷了。兔儿爷大约诞生于明朝中期,在京城及北方地区特别流行。传说月宫中有嫦娥和玉兔,玉兔捣药为天下百姓治病去灾,人们据此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兔儿爷形象。故宫博物院中,就收藏了多个明清时期的兔儿爷,是民俗文化的见证。
(文中文物均为故宫博物院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