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树文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在疫情冲击和全球创新合作受阻的背景下,浦东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逆势而上,突显产业韧性和创新活力。面向全球细胞治疗、合成生物产业机遇,浦东也正积极布局生物医药产业新赛道。
11月15日举行的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上,浦东张江生命健康产业年度新锐、上海浦东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服务站、《浦东新区促进细胞和基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浦东新区产医融合促进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等多项政策平台相继发布。
(资料图)
在医药产业下行压力下,突显张江韧性与活力
2022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遭受着集采和医保承压、创新同质化、内卷化以及出海受挫等问题的困扰,同时科技脱钩、资本寒冬、疫情冲击等内外部因素交织叠加。
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最新发布的“2022张江生物医药创新指数”显示,2022年10月,张江生物医药投融资数量76件,相比2020年12月的巅峰下降了72%,行业下行压力陡增。另一方面,从张江的小波动里可以看到,2021年张江生物医药投融资数量占全国比重7.07%。2022年4月,在疫情影响下,张江生物医药投融资占全国比重一度下降至历史低点3.03%。
然而随着疫情的消散,张江生物医药投融资数量快速反弹,截至今年10月,张江生物医药投融资占全国比重达到8.21%,较去年提高了整整1个百分点有余。
“在疫情冲击、行业分水岭交织的大背景下,张江生物医药发展体现出韧性,这不仅是创新的力量,也是张江生态不断蝶变优化带来的赋能。”上海科学学研究所所长石谦表示。
从1992年在张江布局生物医药,近30年发展,张江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集中、创新实力强、新药创制成果突出的全球创新引领。集聚140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主体,全球医药10强有7家入驻张江;全球医药20强,在张江设立10家开放式创新中心;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近三分之一将研发布局张江。
截至2022年10月,张江自主研发一类新药累计获批上市达20个,17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创造了全国或全球多个“第一”的纪录,包括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首个中国自主研发和首批MAH品种的抗肿瘤新药呋喹替尼、首个国产生物类似药利妥昔单抗、中国首个CAR-T细胞治疗药物阿基仑赛注射液、首个中国Ⅰ类生物制品CAR-T细胞治疗药物瑞基奥仑赛注射液……
张江已集聚超过8万名生物医药从业人员,在新药研发、工艺开发、质量管理、商业流通等环节集聚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并拥有中国1/4的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院士。张江生命科学相关领域拥有4000多位全球知名科学家,其中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科学家占比高达65%。
浦东积极布局细胞治疗新赛道
上海愈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许效是今年张江生命健康产业年度十大新锐人物之一。他注意到,峰会上发布的政策措施都与他所从事的基因药物研发相关。愈方生物成立于2021年,致力靶向心肌治疗逆转心脏功能的基因药物开发。
“《浦东新区促进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有一个和以前政策重大的改变,就是重点促进‘全球新’的药物研发,像我们公司就是这样。”许效表示。
细胞和基因技术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并进入高成长通道,成为各国各地竞相布局的新赛道。截至目前,全球已有40多款细胞基因治疗产品获批上市,并出现年销售10亿美元的重磅产品,标志着该新兴赛道已正式形成。据有关机构预测,全球细胞基因治疗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20.8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300余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可达70%以上。
2021年,复星凯特与药明巨诺的两款CAR-T产品获准上市,开启中国细胞治疗的新纪元。浦东新区在全国率先布局细胞和基因产业,现已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80多家,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项目全国占比1/3,国内引领地位初步奠定。
为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政策支持、资源供给与服务保障,巩固先发集聚优势,浦东新区制定了《浦东新区促进细胞和基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根据《行动方案》,浦东新区将打造比肩国际的细胞和基因产业地标,为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供更加有力的战略支撑。到2025年,新增创新产品4-5个,其中1-2个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培养基等关键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化;若干专用科学仪器和关键设备工艺取得突破,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新增全产业链上市企业5家以上。
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总工程师凌刚接受采访时表示,浦东新区在细胞治疗领域产业集聚的优势体现在四个“最”——全国企业最集聚、产业链最完整、研发管线最多、研发进展最快。“《行动方案》主要的目的是加强规划引领、政策供给、服务保障,推动细胞治疗产业在现有基础之上能够更上一层楼,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为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