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11月13日,《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
中国工程院院士韩雅玲指出,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下,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历时2年联合制订《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的制订严格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手册和高质量指南的制订规范,由专业的方法学专家团队提供方法学支持,是一部高质量高水准的临床指南,是落实健康中国心血管防治行动的重要举措,在预防、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以及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等方面有非常大的突破和变化。
指南发起人和首席专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蔡军表示,该指南是我国高血压领域全新的循证指南,制订全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循证评价与指南研究创新单元和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陈耀龙教授团队提供方法学支持。从前期的指南注册、撰写指南计划书、成立工作组、管理利益冲突,到临床问题的收集、调研和解构,再到证据检索、评价分级、形成推荐意见和专家共识、撰写指南全文直至指南修改、发布均严格遵循WHO指南手册和高质量指南的制订规范。指南凝聚了中国高血压和相关领域百余名专家的智慧和汗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赵冬介绍,此次指南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修改为≥130/80 mmHg,不仅有充分的国际和国内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而且血压水平在130-139 mmHg和/或80-89 mmHg的人群多为中青年,下调诊断标准体现了防线前移、加强初始预防的理念,否则我们将错过减少高血压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危害的关键时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李勇表示,新指南将心血管病危险分层简化为高危和非高危,对于一线临床医生来说,分层标准越简化,越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有利于尽快判断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时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孙英贤介绍,指南推荐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30/80 mmHg,包括无心血管合并症、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史、慢性肾脏病、糖尿病以及老年高血压患者等,目前已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例如SPRINT研究、STEP研究、BPLTTC、CRHCP研究等表明将血压控制得更低一些,能够带来显著的心血管获益。
河北省人民医院教授郭艺芳介绍,指南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减压、减重、戒烟限酒和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其中饮食控制是一个重要干预方向,推荐中国高血压患者使用添加25%氯化钾的低钠盐替代99%氯化钠的普通食盐,该推荐的循证依据主要来源于在中国人群中完成的SSaSS研究和DECIDE-Salt研究,也是群体预防应用于高血压防治的重要举措。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教授余静介绍,新指南推荐心血管高危风险患者积极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低危患者可进行3-6个月生活方式干预,若血压仍不达标,可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140/90 mmHg者即可考虑起始联合治疗和采用单片复方制剂,这也是近年来国际上高血压达标率得到明显提升的成功经验。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