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环保监察人员使用监测仪器在厂区内进行空气质量监测。视觉中国供图
(资料图片)
科技日报记者 李 禾
近日,北京等地出现了中重度空气污染过程。在生态环境部10月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10月正处于秋冬季节转换期,气温、湿度昼夜变化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低压、高湿、强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下,容易出现污染过程。北京等地近期出现的大气污染过程,正是受到了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等。
在完成了2013—2017年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2018—2020年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蓝天三年”)之后,接下来,我国该如何进一步提升蓝天的纯度?该如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我国成为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我国近十年对治理大气污染最重要的两个计划是,2013年开始实施的‘大气十条’和2018年开始的‘蓝天三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说,这两大计划带动了一大批重大污染减排工程,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包括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农村散煤清洁取暖治理、移动污染源管控,以及与秸秆焚烧相关的农业综合治理、建筑工地和工业矿山等扬尘治理等。
“这些重大工程减排了大量污染物,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的转型。”贺克斌说。
我国把产业、能源等的结构调整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抓手。在过去十年,全国累计淘汰钢铁产能近3亿吨、水泥近4亿吨、平板玻璃1.5亿重量箱、煤炭超10亿吨。2021年,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67.4%降至56%,清洁能源占比上升到25.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副所长高健认为,“十四五”“十五五”是非常关键的十年。“未来十年,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PM2.5基本摆脱气象影响,遏制臭氧上升态势。”但高健也表示,未来十年,让臭氧污染浓度进入下降通道,仍面临压力。
高健说,尽管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能源清洁化、交通低碳化等措施后,污染物排放已有了很大改善,但目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仍在千万吨级别,而且下降难度逐渐加大。经过此前的污染物排放治理后,现在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 ,这也意味着减排空间在缩小。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2022年1—9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随着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持续下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但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那么,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的驱动力在哪里?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上,需要走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发展的路径。”贺克斌说。
要达到“双碳”目标需付出艰苦努力
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在2030年至2060年间将进一步下降67%和83%。到2060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PM2.5年均浓度将能降到1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污染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
专家表示,要实现上述改变,我国很多地区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杭州湾地处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多个国家战略交汇区,拥有上海金山、宁波镇海等四大石化生产基地,港口吞吐量位居全世界前列,污染排放量高,大气污染形势复杂。近年来,通过大气治理,杭州湾地区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其中,二氧化硫稳定在低浓度水平,PM2.5浓度明显下降,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虽然呈下降趋势,但臭氧浓度却存在波动,需进一步探索减排办法。
杭州湾石化化工产业集聚,VOCs排放量占长三角区域石化化工行业排放总量的43%,而VOCs是臭氧的重要前体物。同时,港口和船舶也是杭州湾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温室气体排放来源。杭州湾地区具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同源排放的特点,需要减污降碳协同发展。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科技处处长施敏说:“在‘双碳’目标下,探索杭州湾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路径,对于整个长三角地区,甚至是全国的减污降碳工作都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杭州湾地区的情况并非个例。贺克斌说,研究表明,我国现行清洁空气政策可以在2030年之前保持污染排放下降,届时全国绝大部分地区PM2.5年均浓度可达35微克/立方米,但是之后的减排潜力大幅收窄,因此必须采取进一步减排措施。
减污降碳携手才能打好蓝天保卫战
专家表示,进一步提升蓝天的纯度,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需要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国际能源署曾作出过分析,未来全世界新能源的资源量足够提供发展所需。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化石能源对于长期发展的资源约束。”贺克斌说。
新能源的更大好处是在利用能源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实现降碳减排。然而,专家表示,利用好新能源,达到降碳、减污、经济增长的目标,则需要有技术作为支撑。
“未来世界,大家都有风、光资源,谁能够利用好风、光资源,完全取决于谁能更早地建成大规模稳定使用这些新能源的技术体系。”贺克斌强调,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降碳减排,都正在向技术依赖转型,这也是大势所趋。
国际能源署分析表明,虽然全球新能源资源量足够满足发展所需,但目前新能源相关技术却还不够强大充足。从全球来看,在新能源应用中,约有50%的减碳技术是成熟的,并已经实现了商业化,但还有一半并不成熟。欧洲专利局分析显示,目前传统的风能、太阳能、地热、水电等新能源专利申请量在下降,而交叉领域比如电池、氢气、智能电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等的专利申请量在增加。
“利用好新能源并实现减排,技术竞争成了重中之重,特别是要促进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贺克斌说。
高健表示,要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技术支撑的需求也越来越精细。比如北上广深超大城市要实现持续减排,在工业集群等各方面的管理需求就要进一步细化。在碳和氮、碳和VOCs、碳和新污染物的协同治理方面,需要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确保在低风险基础上达到较好的减污降碳成效。
“目前,减污降碳已开始进入到互相加强的阶段。”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说,接下来,减污降碳对经济高质量倒逼和引领作用将会显现出来。大量与减污降碳相关的新兴产业,比如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装备制造、绿色建材新材料、数字经济产业,已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双碳’还是减污降碳,我们都需要真正转变观念,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发展和减排之间的深层次问题。”柴麒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