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能源建设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的阳江核电是我国唯一一个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的核电项目,是核电“规模化、系列化、标准化”发展的标志性项目,采用我国自主品牌的CPR1000及其改进型技术。


(资料图)

记者17日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阳江核电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深入践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实现了6台规划机组高质量投产运营,20多轮大修不断创优,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

2021年,阳江核电实现年度上网电量492.15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有力支持了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为南粤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台机组高质量建成

自2014年3月25日起,阳江核电以一年一台的节奏,先后在6年间,推动6台机组顺利商运。翻开阳江核电的建设史,就是一部阳核人接续奋斗,不断刷新中广核CPR1000系列机组纪录的历史。

1号机组创CPR1000系列机组装料到商运纪录;2号、3号机组连续刷新CPR1000系列机组装料到商运纪录;4号机组创造CPR1000系列机组全球最优工期;5号机组刷新CPR1000系列机组装料至商运纪录,并首次采用中广核自主研发的核电站“神经中枢”和睦系统,实现了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工程应用;6号机组冷试至商运创中广核已建机组启动阶段最优工期纪录。

阳江核电6台机组建设为何能亮点纷呈?最关键的一点是阳核人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这让工程建设不仅做到了速度快,更实现了质量好。

数据显示,阳江核电1号机组投入商运,同年创造中广核各基地机组首循环最高纪录,荣登2017年中广核明星机组榜首;2号机组获得中广核2018年度明星机组奖,3号机组获得中广核2019年度明星机组第一名,阳江核电获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技能人才培养结出硕果

人才是第一资源。阳江核电把握时代发展机遇,探索创新核电技能人才培养之路,着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2020年1月,阳江核电入选广东省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实现公司技能人才的自主评价认定,目前已具备11个工种的全等级认定资质,2020年至今累计完成了950人次认定,647人次取得技能等级晋升,技能人才占比由最初4%提高到36%,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达27%。

2022年3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阳江核电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标志公司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工作迈上新台阶。拥有该资质后,阳江核电可面向中小企业和社会人员提供人才培养和评价服务,这有利于阳江核电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持续提升核电产业链上技能人才的整体水平,为核电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阳江核电积极开展各层次的技能竞赛,助力技能人才培养,2017年以来公司协办各类竞赛70余项,通过竞赛分别产生广东省技术能手5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3人,集团级技术能手9人,阳江市技术能手13人,阳江市技能竞赛优秀选手6人,76人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 

生态核电守护绿水青山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阳江核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基地水保覆绿工作,并在东平镇飞鹅岭建立科普公园,推动镇区美化绿化,以实际行动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作贡献。

平堤水库位于阳江与台山交界处的响水河上,以向核电站生产、生活供水为主,兼顾向周边居民供水。受地质条件、自然环境以及长年累月的雨水冲刷和湖水浸泡等因素影响,水库内三座湖心岛处于大面积的植被裸露状态,水土流失严重。

2020年4月,阳江核电水保覆绿小组结合水库蓄水的实际情况,在湖心岛上开展了水土保持、美化绿化等措施。2020年7月底,湖心岛华丽蜕变,岛上植被茂密,层次分明。从空中俯瞰,如一只“绿海豚”跃出水面。

湖心岛水保覆绿项目工程只是阳江核电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自2017年开始,阳江核电先后对空置场地、生产准备区等实施水保覆绿工程,累计覆绿面积超35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起,社会公众和阳江核电员工多次在核电海域目睹并拍摄到“水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其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这也印证了核电站周边生态环境的良好。

截至目前,阳江核电累计上网电量超2600亿千瓦时,等效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亿吨,相当于替代标准煤超过7800万吨,造林约58万公顷。

(受访单位供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