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技日报记者 刘志伟

长江中下游一带,当下中稻已先后进入幼穗分化,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一些地方最高气温持续达35℃以上,好在近日副高开始减弱,一些地方会因降水使气温下降。

降温后还会有高温吗?对中稻生产影响大吗?7月19日,记者采访了湖北农业气象专家黄智敏。他说,据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多年研究,并曾经对数十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表明,在7月下旬、8月上旬最高气温连续3天或以上≥35℃的高温过程,其概率最高且均分别达34.8%;又据预报,未来7月28-31日,江汉、江淮、江南多高温少雨天气。处于孕穗、抽穗扬花期的中稻,对上述高温最为敏感。前者会引起部分颖花败育,后者会引起开花、授粉、受精不良,均会导致空壳率增高,结实率降低。

江汉平原荆州市中稻大都进入幼穗分化(杨青青 摄)

基于上述,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议,在盛夏极端高温来临前,田间应灌6~10厘米水层降温,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采取“日灌夜排”,在高温天气采取上午9~10时灌深水,下午5~6时排水,保持田间浅层水的方法降温,对大面积稻田,也可抽地下水连片“长流水”,降温增湿,改善田间小气候。还可采取喷水降温,在高温来临前,上午适当向稻株喷水,借助于水分蒸发降低田间温度,增加田间湿度。此外,为提高水稻植株抗逆性,在极端高温来临前,应叶面喷施硼和磷酸二氢钾,增强其光合效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