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中国“人造太阳”EAST创造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时长新纪录,获得了广泛关注。近些年,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受到网友追捧,增强了公众理解科学的能力。

不过,科技新闻报道主要是陈述科学成果事实,有一定的认知“门槛”,有时受众并不能完全看懂。如何让受众理解深奥的科学成就,需要在科学家与受众之间作好“翻译”,这就是科普。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围绕重大科技成果开展科普必不可少。

科普要通俗不要庸俗。做到通俗的前提是把握好科学的本质内涵和规律。科普工作者既要把科学的本质、规律和成果讲清楚,也要把科学的价值、贡献、意义讲明白,还要做到生动、形象、活泼有趣,让受众能理解科学、运用科学,提高科普对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庸俗的科普一味迎合受众,忽略了科学的本质内容,看似讲得好玩、好笑,实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开展高质量的科普需要在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准确把握科普内容,明确“干什么”。在科普工作中,精准把握科普内容是根本,包括科学概念、科学规律、科学成就等。科学概念往往具有一定的知识起点,有的甚至是建立在高阶知识上的定义,如果直接介绍就比较难懂,应在把握实质后进行解释和翻译。

二是增强专业科普能力,关注“谁来干”。科普人才有别于文旅场馆所的讲解员,既有常规讲解的通识性,也需较强的专业性、精准性。建设一支专职、兼职科普队伍,不断提升科普的精准性、专业性成为应有之义。这要求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学会、科普组织、科普场馆、科技团体等加快培养专职科普人才,加大对科普队伍的业务和技能培训,提升科普的专业性和重大科技成果的科普能力;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国家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的专家、博士等兼职开展科普;建设科技馆、科普场所与高校院所专家协同的专职、兼职科普队伍,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科普化。

三是优化科普方式方法,解决“怎么干”。科普不仅要你说我听,还要你说的我想听,我想听的你能说,因此科普方式应该是喜闻乐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和形象化的图片、影像,让受众听得明白、感受真切,让科普更易于接受、更高效传播,形成更多的科普品牌。科普过程还可以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科技馆门户网站、数字科技馆等“线上+线下”“互动+参观”等科普工作新模式。

科普工作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载体。为此,建议建设开放共享的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技馆、博物馆、自然资源馆、气象馆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专业平台,提升科普载体及时化、信息化、体验化、在线化、互动化、共享化,用以满足展览展示、科技体验、云上互动的需求;建议高校、科研机构实验室扩大开放力度,依托院士工作站、科学家工作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普资源载体,打造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科技主题公园、雕塑等,打造一批科技应用场景。

(作者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