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现

趣闻趣事


(资料图片)

科学发现大多都是在经过长期、系统的观察或精准的科学实验之后,再通过深入分析、反复验证和科学思考得到的。但在科学发展史上,也有少数的科学发现具有某种偶然性,有时甚至是“阴差阳错”发现的。

一个错误导致同位素氘的发现

1931年,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伯格和里卡天文台的天文学教授门佐发现氢原子量的物理学制测量值(1.00778±0.00015)与化学制的测定值(1.00777±0.00002)相差不明显。而由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阿斯顿用质谱法测得的氢的物理学制原子量值却是1.00778。因此,他们认为,常态的氢是同位素的混合物。

物理学家尤里在读到伯格他们的文章后,就用实验来证实氢的同位素是否存在。他在实验中发现,假想的氘的巴尔末系α、β、γ线的计算位置上有极弱的谱线。

为了搞清楚这些极弱谱线的来龙去脉,尤里采用分馏法蒸发液态氢作为试验样品,终于找到了氘存在的确凿证据。1935年,尤里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富有戏剧性的是,在尤里发现氘4年以后,阿斯顿报告了他早年所犯的一个错误,他用质谱法测得的氢的物理学制原子量值1.00778是错的,经校正后的正确值为1.00813。如果阿斯顿早年不犯这个错误,伯格和门佐就不会预言氢有重的同位素,尤里就不会去探索,而氘的发现可能就会被耽搁了。

倒错试剂“捡”了个诺奖

如今,世界上感应度和精确度最高的“生物高分子分析方法”,不仅能分析出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内容,而且能够很快确定蛋白质的立体结构及其在细胞内的机能。

但是,这种方法却是由于日本的田中耕一在一次实验时“倒错了”试剂而被发现的。

1983年,田中耕一致力于开发“有机高分子质量分析法”。在开发测量蛋白质质量的分析法时,田中计划通过多种试剂来对蛋白质的质量进行测算。但在1984年的一次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中,他无意间将试剂甘油错倒进了盛钴的容器中,得到一些混合废物。当时,他觉得将这些废物扔掉有些可惜,于是就试着继续试验。结果,他发现这种混合物能够吸收激光。

后来德国、美国的学者对田中耕一的方法做了进一步改良,发明了“软激光高分子质量分析法”。特别是在研究基因测量蛋白质的质量时,科学家采用了他的研究成果。因此。诺贝尔奖评委会确定,这种方法的原始构想始于田中耕一,于是决定给他颁发诺奖。获奖后,田中耕一风趣地说,自己是在失误中“捡”到的诺奖。

因接错导线而发明了交流电动机

1870年,古拉姆采用意大利科学家帕契诺蒂于1865年发明的齿状电枢等结构,制作出环状电枢自激直流发电机。在维也纳的博览会上展示时,由于一时疏忽,古拉姆把别人的发电机电线接到了他那台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上。

这时,附近展台的人高声喊他:“古拉姆先生!快看,你的发电机转动起来啦!”发电机是用来发电的,怎么会转动呢?善于思考的古拉姆抓住了发电机变成电动机这一偶然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和实验,于1878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比较实用的交流电动机。

(作者系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