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道用心理学提高学习力
(资料图)
又到“双十一”,一年一度购物狂欢节又来到。当很多人忙着买买买,各种“剁手”时,孩子们会不会也跟着模仿?对于家长而言,这正是跟孩子聊理性消费问题的好时机。
分清“需要”和“想要”,不要为冲动买单
网上购物让生活变得更便捷,但也更容易冲动消费。在消费时代,很多需求是被商家创造出来的,你想要拥有某种物品的念头其实是被外界灌输的。比如精美的图片、重复的广告,都在暗示你拥有某件商品就能拥有美好的生活、获得某种想象中的品质。
科学家早就发现,人们是依靠无意识和第一印象来感知世界的。比如说,观看陌生人的脸100毫秒(1毫秒是1秒的千分之一)之后,就会判断对方是否值得信任。多年的行为心理学已经证明,人类的很多行为是在还没有意识时就已经植根了,而电脑或手机屏会放大人们的这种趋势。面对手机购物画面,很容易一瞬间就产生消费的冲动。
除了广告刺激,还有一种常见的消费冲动。当账户里收到一张满减券,它不过是个数字而已,但是为了花掉这个券,就要付出双倍甚至十倍的价格。不用掉券就觉得自己好像亏掉了,花了反而有赚到的感觉,这就是一种消费心理游戏。心理学称之为损失厌恶——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难以忍受。因此,很多人在为“想要”而不是“需要”买单。青少年的思维还不成熟,作为家长,尤其要帮助孩子分清真正想要的和需要的,不能持续为冲动买单,更不能养成依靠购物获取快乐的思维。
父慈母爱不止体现在礼物上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在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之外,人还需要通过仪式性的礼物或者消费来表达情感、获得心理满足。比如,父母从远方带回来的纪念品、孩子盼望已久的一个玩具……
在不超出经济能力并且不浪费的前提下,家长可以跟孩子商量,需要在哪些日子互相赠送礼物。当他平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产生想要拥有的冲动时,可以让孩子记在愿望清单上,等到特定的日子再购买。绝大部分的冲动购物是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甚至消退。如果到了特殊节日,孩子依然喜欢,也不妨满足孩子心愿。
但作为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一个人的幸福感、安全感不是来自物质,父母对子女的爱也不是只体现在买更多、更贵的礼物上。心理学家发现,相比一件物品,一次体验、一个精神产品,带来的快乐却更持久,甚至是不能用价格来估量的。比如一起听音乐会、看演出、旅行等,获得的沉浸感、成就感,将给成长留下不可磨灭的光辉。
量入为出,物尽其用
经济学家杜森贝提出的,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而提高消费,但不易因收入减少而降低消费,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其实,我国古人早就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概括了棘轮效应。司马光告诫孩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俭朴为美,并上升到道德高度。司马光还曾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诸葛亮《诫子书》也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不管是为了建设良好家风,还是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我们都提倡量入为出、物尽其用。购物的价格可以根据家庭经济条件约定,即使是用孩子自己的零花钱,也要经过家长的同意。孩子如果想要一个超出约定价格的物品,就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或者特长来获得相应报酬。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购买了一件物品,就要好好爱惜。如果使用一段时间不需要了,也可以捐赠或者去二手平台上交易,把你曾经的珍爱流转到更广大的世界里。
当然,从源头上就要解决浪费的问题,选择既实用又具有美感的东西,就可以用得更久。孩子在买东西时容易被花哨的外表所吸引,这也是很正常的,可以允许他有一个试错的过程,慢慢才能找到合适的风格。
(作者系科普作家、金牌阅读推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