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岁的真真正在上三年级,平时乖巧听话,就是学习让父母很操心。老师说她常常注意力不能集中,上课时虽然没有动来动去,却总是走神、溜号,也很少和同学一起游戏,总是陷在自己的白日梦里。老师建议带孩子去医院看看。
当被医生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时,真真的妈妈反应很强烈,她怎么也想不通,平时文静、显得有些害羞的女儿,怎么会和多动症联系在一起?
(资料图)
01
文静的孩子也会是多动症吗
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据报道患病率一般为 3%~5%,男女比例为 4:1,核心症状包括注意障碍、过度活动和行为冲动这三大特点,可导致儿童学习成绩差,与家长、老师和同伴的关系紧张及自尊心受损等。
一般人认为,多动症儿童的症状就是活动过多,不论在何种场合都处于不停活动的状态。其实,过分安静也可能是多动症的表现。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通常来说,患多动症的女孩多动程度较男孩轻,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就像真真那样。
这些“文静的多动症孩子”上课经常走神、发呆,做作业时也不能集中精神,常常拖拖拉拉,甚至要父母陪伴才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比较容易出现波动,父母盯得紧一点成绩就上去了,一旦放松成绩就下去了。做事缺乏计划性,不能弹性处理人际关系,慢慢会变得内向、孤僻。此类多动症孩子非常容易被家长和老师所忽视,因此更应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关注。
02
多动症的症状有哪些
1. 注意障碍
多动症注意障碍的特点是主动的随意注意障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方面异常;而被动的、不随意注意相对增强,对完成工作任务有不良影响的无关刺激缺乏抗干扰能力。
主要表现为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或者听讲时凝视一处,走神、发呆;做作业时不能专心,粗心、草率,或者做作业时拖拉,不断以各种理由中断;跟他说话总是记不住,整天迷迷糊糊,特别粗心;经常丢三落四,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或频繁地转换。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2. 过度活动
表现为活动水平明显比正常儿童高,在需要坐下来,或者需要遵守秩序的场合表现得更为突出。
在幼年期,躯体活动明显比别的儿童多,过分不安静,奔跑、跳跃,到处攀爬,不能动的东西也要去动,总是让大人担心他们的安危。
上学后,主要表现为上课不安静,手、脚小动作多;坐在座位上时来回扭动,或站起,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或擅自离开教室;撩惹邻座的同学,影响课堂纪律。下课后与同学追追打打,高声叫喊;在不恰当的场合跑来跑去或爬上爬下,摸这摸那,难以安静地玩或从事休闲活动;说话过多,喧闹、插嘴;常常忙忙碌碌,精力充沛。
3. 行为冲动
表现为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和行为失控。
如在课堂上常不举手就发言,甚至问题还没说完答案已冲口而出,结果常说错;没有耐心,想要的东西就立刻要得到,很难等待;经常打断或插入别人的活动,不能遵守纪律、规则,与同伴发生冲突,不受人欢迎。而且这些行为经常重复发生,事后不会吸取教训。
4. 学习问题
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学习困难的原因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有关。
5. 对抗和品行问题
多动、冲动症状可能导致多动症儿童常破坏学校纪律、家规或人际交往的规则,比仅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更容易惹麻烦,他们中有更多的人合并对抗和品行问题,如拒绝服从或主动违抗大人的要求、易激怒、发脾气、怀恨或报复、敌对、不满,甚至偷窃、逃学、离家出走、说谎、放火、虐待动物、欺负别人等攻击破坏行为。
6. 情感不稳
约20%的多动症儿童可能出现严重激烈的情感发作,情绪不稳,易激惹,冲动、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刺激而兴奋过度,易受挫折,行为不考虑后果,爆发身体或语言的攻击行为,出现危险或破坏性行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
03
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多动症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影响,具体如下:
1. 学龄前期
在幼儿园,多动症儿童表现为不尊守课堂纪律,破坏老师课堂规则,部分儿童甚至会因为冲突、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让身体受到意外伤害,还有部分多动症儿童由于喜欢招惹他人,可能会影响到同伴关系。
2. 小学阶段
多动症常引起学习困难。低年级时对成绩影响不大,但到高年级(三年级以上)学习成绩就会出现波动,甚至下降。此时家长如果管理较为严格、批评惩罚过多,儿童可能会产生对立情绪,后续将可能引发社交困难、亲子关系等问题。
3. 初中阶段
由于孩子在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的不顺利,会导致情绪反应明显,因此在这个阶段,情绪为重点关注的问题。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虽然,多动症常见于学龄期儿童,但如不经治疗,70% 学龄期多动症儿童症状将持续到青春期,30% 的多动症儿童症状将一直延续到成年,而大部分儿童经治疗后,症状会得到缓解,学习成绩提高,功能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于多动症儿童的影响很大,不正确的教养观念甚至会加重孩子的病症,因此,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多鼓励孩子,提高孩子对自身的认同感。
作者|温鸿洋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一级教师
审核|钱英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副主任医师
选送单位:中华医学会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