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朋克养生法总能不断推陈出新。
(资料图片)
最近,如果当你感觉体虚疲惫,或者熬夜之后萎靡不振,有人可能会建议你“整一根”……
啊不,拿错了,是“一整根”来提提神。
是的,这个明晃晃的在瓶内泡着一整根人参的饮料,是这段时间倍受年轻人追捧的新式“补水”,不到20元的价格,喝完还能续杯。
据说,自5月中旬在川渝地区的罗森便利店上架以来,“一整根”就一直处于售罄状态,甚至还出现了外地消费者寻求代购的情况。
说来这也不算新奇。去年,同仁堂、王老吉其实就已经推出过几款主打中药和饮料结合的“熬夜水”。
这是一种以中药冷泡萃取而成的饮料,主要添加人参、大枣、贡菊、罗汉果和蜂蜜等配料。不同品牌之间配方各有差异,但价格都同样高的离谱,平均一瓶得三、四十。
当时在小红书上甚至掀起了一阵养生热潮,不少人纷纷买回来打卡。
由此还衍生出了“排毒水”:
“刮油水”:
以及“神仙水”:
之后,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养生需求,同仁堂这种老字号中药企业还研发出了枸杞咖啡、益母草咖啡等多款颠覆传统口味的新品养生咖啡。
妥妥将年轻人的朋克精神拿捏住了。
说实话,从最早的保温杯里泡枸杞,到熬最晚的夜敷最贵的面膜,这一届年轻人养生的路子可谓越来越野。
想当年,我们看着大爷大妈40度高温躺在石头上热疗、猛烈撞击树干健体,不屑甚至嘲笑。
现在,年轻人喝酒搭配护肝片,贴暖宝宝穿破洞裤,最终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最近一次我见过的离谱的事,还是一位女性朋友为了不被晒黑的同时又能防止骨质疏松,用防晒衣、帽子、墨镜武装一番后,只露出脚丫子晒太阳吸收“阳气”。
她告诉我说,网上还有晒背、晒手、晒头发……
虽然不是很懂,但真的大受震撼。
那么,年轻人到底需不需要这么着急养生?我们的身体到底是个啥情况?
01
有人形容:“养生早已不是爸妈的专利,他们是养生,我们是保命。”
很难说,这种看似调侃的话是不是真的就是现实。
而就在前天,仿佛在印证什么似的,一条“26岁女子长期熬夜导致脑出血”的词条冲上了热搜,引发了3万次的讨论。
评论里不少网友表示:通宵刷到这个心里一个咯噔。
去年,陌陌调查的《2021网民熬夜报告》显示,有近两成网民每晚睡眠不足5小时,仅有两成网民每晚睡眠超过8小时,32.6%的网民每周熬夜6-7次,几乎每天都熬夜。
众所周知,熬夜带来的最严重后果就是猝死,而在过去一段时间,“猝死”一词频频出现在大众眼前,且无一例外都是与年轻人有关。
还记得2021年年初,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3则新闻接连上了热搜。
先是元旦那天,扮演“巴拉拉小魔仙”女主角美琪的孙侨潞突然去世,引发全网热议。一天后,在她母亲悲痛欲绝的微博长文中,众人才得知这个只有25岁的女孩竟然是因为心肌梗死离开。
没过几天,又一则噩耗传来,知名时尚博主“雅鲁藏布江女人”在飞机上也因心脏骤停不幸离世,年仅27岁。
同一时间段内,还有一位在拼多多工作的98年女孩,凌晨一点半在下班路上猝然离世,让人不禁为年轻生命的逝去感到惋惜。
今年年初,一位28岁的字节跳动男员工健身房运动时,突感不适离世,再度将众人的目光聚焦在年轻人的身体上。
不得不承认,过去总被人们当成老年病的心肌梗死、猝死等现象,正在一步步变成一种“青年病”。
根据全国心血管与脑血管病联盟发表的第一份"中青年心血管健康白皮书",中国20-29岁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比例已达到15.3%。在最新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中,45岁以下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热播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中,浙二医院的“卢主任”卢骁也提到说:“现在有20多岁就心梗的,脑出血的,脑梗的...中风这个毛病,以前没个60岁是不可能。”
而在此之外,是更多人普遍的亚健康状态。
不信你随便问问身边工作学习的同事同学,大家伙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老毛病”。
尤其不同机构每年的数据也的确在不断验证着,各类老年病正在年轻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比如,“2021年高尿酸血症白皮书”显示,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患病率为13.3%,约1.77亿人,总体痛风发病率为1.1%,患者人数约为1466万人,其中,有近60%患者是18-35岁青年。
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则披露,中国肾病人数达1.323亿,其中每25个人中就有1人肾结石,并以青壮年居多。
再比如,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近一半的胃癌发生在中国,其中19~35岁的年轻人,胃癌发病率相比30年前翻了一倍。
而从2018年开始脂肪肝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中国居民第一大肝脏疾病。
还有令无数年轻人束手无策的脱发困扰,根据《中国脱发人群调查报告》显示,30岁左右人群脱发发展最快,整整比上一代人的脱发年龄提前了20年。
所以每到年底体检,就成了当代年轻人最难捱的时候。
2020年,上海外服健康管理中心对2014-2019年共计357413份职场白领体检报告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上海职场白领体检异常率继续呈上升态势,所有体检项目全部正常的人数已不足0.5%。
明明也就二三十岁的年纪,却活成了五六十岁的模样。
一边是糟糕的身体状况催生的健康焦虑,一边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带来的补偿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保健品成了年轻人最后的倔强。
02
2019年,热播综艺《我家那闺女》播出后,作为女嘉宾之一的吴昕被推至风口浪尖,无关撕逼或是八卦,而是她走火入魔式的“养生大法”。
在节目中,吴昕无时无刻都在吃着保健品,并且种类繁多。
“每天要吃二三十粒,啥事想不起来的时候,都能记得吃保健品。”她说自己从30岁开始服用保健品,已经持续吃了六年。
当众人还处在震惊之中时,才发现像吴昕一样“把保健品当饭吃”的明星不在少数。
此前,戚薇在做客《真相吧!花花万物》综艺时,就曾分享过她随身携带的药盒,她每天的剂量一只手都捧不过来,甚至这些形式各异的药丸种类繁多到戚薇本人都无法分清每粒的具体用处。
在综艺《偶像练习生》里的王子异,各类保健品的药瓶也是满满当当塞了一抽屉。
还有《青春有你》中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上五谷养生粉的管栎,《中国有嘻哈》里早早吃上燕窝补身体的rapper小白,以及一条1分钟视频中包含4种口服养生产品的林允。
而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
事实上,不光演艺圈这样,普通年轻人也如此。
此前,央视新闻曾报道,90后每个月花在保健品上的费用就超过2000元。
2021年618期间,开场仅仅1小时,跨境进口保健品成交额就同比增长240%,这其中90后消费者活跃度同比增幅最明显。
今年5月4日,央视《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发布中国年轻人大数据显示,18~35岁年轻人早已成为保健品重要消费人群。
这些似乎都在证明着,沉迷保健品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特有的标签。
当年轻的灵魂附上日渐疲惫老化的身体时,保健品商家们率先发现了商机。
在国内,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认知大概都是从脑白金、生命一号这种单品开始的。
但在过去几年里,这些保健品的“豪派营销”似乎不顶用了,像曾经的行业龙头脑白金,从2016年起便不再公布销量,其他传统保健品牌也在逐渐退出舞台中心。
如今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小众且细分的产品出现。
比如当你失眠了,就有褪黑素;视力不行了,就吃蓝莓籽;还有葡萄籽、酵素,等等等等……
甚至随着年轻人对身体的焦虑越来越细化,还涌现出了很多新兴概念。最近,“第四餐”正成为健康领域的一大热词。
所谓“第四餐”,简单说就是人们在繁忙日常中,通过一日三餐外的保健膳食来见缝插针的补充营养缺口,也可以称之为“一日四餐”。
围绕着这一概念,平台和商家玩出了很多花样。
比如,他们会给果冻、软糖甚至乳制品、冰激凌注入营养元素,通过味蕾上的刺激来吸引消费者。
这好家伙,高油高脂高糖的零食摇身一变直接成了保健品,可不得乐坏了想养生的年轻人?
在今年刚过去的618中,明目养肾的枸杞原浆,润肠通便的酵素果冻,护卫乌黑秀发的芝麻丸等都受到了90、95后的热烈欢迎。
而在小红书上,#养生零食推荐#话题也已经有超过6万篇笔记。
于是,原本做麦片的老金磨坊开始做起了芝麻丸,如今在芝麻丸细分品类里排名前三;百草味则推出了养生茶;还有老字号方回春堂、同仁堂也转型来做养生零食,推出山楂棒棒糖等。
写到这,对于“一整根”这种饮料的出现我突然就释怀了。
毕竟,当年轻人试图让日益衰老的身体和放荡不羁的内心达成和解时,“朋克养生品”的出现自然也就见怪不怪了。
03
不过,说回当年,吴昕的故事在《我家那闺女》节目中其实还展开了一段“戏剧化”的后续。
节目组后来请了一位中医师为吴昕把脉,没想到保健多年的她,竟然被断定为——肝损伤。
在听说她痴迷保健品之后,医师给的建议是:别乱吃。
以至于好友杜海涛,都在祝福她生日的微博里公开说:那玩意儿,要少吃!
要知道,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素、废物以及吃进去的有毒的东西,最终都会在这里代谢,包括各式药物的反应。
吴昕或许只是一个极端的个例,但按照现在年轻人日常保健品的吃法,估计也早已超过了人体可负荷的基础代谢标准。
也就是说,长此以往,保健品不仅没能在你身上发挥功能,反而随着日渐积累对身体产生了负担。
目前,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容器上应有保健食品专用标志,即俗称的“蓝帽子”。
如果产品带有“蓝帽子”,那么其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都是有保证的。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专家指出,实际这种带着“蓝帽子”的“保健食品”在市场上屈指可数。
去年,我们写过一篇文章,讲了“酵素”、“青汁”以及“碳水阻断剂”这类保健品对身体的作用,最近我发现它们又换了一个名字出来了,变成了“阿拉伯糖”、“热控片”。
虽然不能说这些东西毫无作用,但其真实效果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只能忠告大家一定要谨慎选择。
而那些正在倍受年轻人追捧的添加各种营养素的软糖、果冻、代餐最多算是“功能性食品”,甚至连“保健品”都算不上。
就拿以“一整根”为代表的熬夜水来说,其瓶内人参为人工种植5年以下的长白山人参3克,用冷水泡制而成。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人参”通常是和“大补”划等号,但这里的人参其实应该特指营养价值极高的野生人参。但由于野生人参存活率低且生长缓慢,所以格外珍贵。
像“一整根”这种5年以下的人工种植人参,市面上通常按斤售卖,每株平均价格在1~3元不等,如果批量采购,价格还能更低。
之所以这么廉价,说白了还是因为这种小人参效果甚微。
此外,“一整根”的浸泡方式也有问题。
有专业营养师表示,人参在被切成小块后,经过长时间反复浸泡萃取才能将其中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而70%的乙醇是才是其最好的溶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用高度酒来泡人参。
那如果没有高度酒,用热水煮也是可以,就是效果差点。不过 “一整根”选择的是冷水萃取,也就是说基本上啥东西都提取不出来。
本身用的人参营养价值就不高,还选择了最无用的萃取方式,综合看下来,“熬夜水”或许有点用处,但肯定不大,是不是智商税大伙就自己判断吧。
事实上,无论是保健品还是功能性食品,是有“蓝帽”的还是没有“蓝帽”的,人体在长期熬夜损害了自身免疫系统后,任何滋补产品都将是徒劳。
况且,基于自然界生物进化的逻辑来看,零食这种高糖高油脂的食物会天然散发着“好吃”的香味,和养生搭配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极度矛盾的组合。
所以,既然想要保持健康,就只能努力去调整作息;既然选择了好吃,那也就不要再苛求它能有多大的作用了。
尾声
其实罗里吧嗦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想拥有健康的身体,还是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想必,这句话大家耳朵都听烂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养生这件事就像别人问你怎么不去北大清华,问题不在于我想不想去,而是能不能去。
好好养生,真的很难。
2020年,国家统计局和央视的调查显示,中国人每天在上班、睡觉之外的休闲时间仅为2.42小时。这点时间抛开家务、吃饭、社交,留给自己的时间所剩无几。
而只有每晚躺在床上的那一刻,或许才是真正的放松,似乎只要不睡着,这一天就能被无限延长。
所以,与其说是年轻人主动选择熬夜,我更愿意相信是他们不得不用这一种方式来获得一丝喘息。
在就业、婚姻、生子各种压力重重的当下,就是这口气才让更多人每天能够不被压垮。
但不得不说,种种不好的生活习惯的确在损害我们的身体,这是一个警醒。
好在,已经有很多人正在关注自己的身体,并找到了生活的节奏:
在豆瓣,数万年轻人加入了“今天也是好好吃饭的一天”小组,共同探讨健康与美味之间的平衡;
小红书上,无数“刘畊宏女/男孩”“帕梅拉女/男孩”打卡自己的健身日常,在甩掉肥肉的过程中,养成了自律生活的习惯。
或许,我们仍无力改变外界客观存在的压力,但至少,保健品绝不是唯一的自救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