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自己亚健康的患者还挺多的,主要是一些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年轻人,还有一些孤独焦虑的老年患者。」

来自华西某三甲医院的李晓清医生(化名)坦言,亚健康已经成了医院里常能听到的说法。

但面对那些焦急中主诉亚健康的患者,桌子另一侧的医生们在犹豫,是否要告诉患者: 亚健康,其实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医学概念。


(资料图)

并不准确的亚健康

关于「亚健康」,我们很容易在网络上找到它的起源和各种信息:

亚健康(Sub-health)源于上世纪 80 年代前苏联学者布赫曼(N. Berhman) 提出的「第三状态」观点——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外,还应当存在一个居于中间的健康状态。这个简略的概念后来渐渐演化为亚健康。

一位发表过大量亚健康论文的教授曾定义,亚健康是不少人常有的不适感觉,表现在躯体、心理和情感方面等,它们「不属于健康的范畴,但是又没有达到一定要去医院看医生的程度,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疾病」。

在一篇系统性研究亚健康的流行病学文献中,列举了四十余项涵盖广泛的亚健康表现,包括疲劳、睡眠质量不好、腹胀、头昏沉、心慌、胸闷、注意力不集中等。

据说 WHO 也曾发布调查结果称,全球仅 5% 的人真正健康,20% 的人患病,剩余 75% 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

关于「WHO 亚健康状态全球调查」的论文截图 图源:参考文献 1

但如果我们试图信息进行溯源,便会发现盲点。

作为亚健康起源的前苏联学者布赫曼,在各类学术资料库以及搜索引擎中都难以查询到相关人物。

而 WHO 提出的 「75% 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信息在其官网上也无法找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黄建始教授也曾深究过这个问题,但最终也表示没有找到这个数据的一手来源。

协和教授也无法找到这个数据的一手来源 图源:参考文献 2

如果我们在常用文献资料库搜索亚健康或 Sub-health,会发现极少有中国以外的学者会发表亚健康主题的论文。

此外,在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推出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的目录中也无法找到亚健康词条。

ICD-11 中无法查询到「亚健康」相关内容 图源:ICD-11 官网

被利用的亚健康:2 年诈骗超 1 亿

事实上,亚健康的起源没有确凿的证据。

据新华社 2019 年的报道称:上世纪 90 年代,青岛某药业公司研发了一款保健品饮料,定位是「抗疲劳、防健忘、治失眠、通排便……」。为了营销产品,他们找到一位当地的医学教授,出资请他研究出能帮助产品销售的「科学依据」。

于是这位教授便创造了亚健康的概念,使这家企业可以以改善亚健康为卖点开始售卖自家产品,并使得亚健康的概念在保健品市场逐步流传。

谈到使用亚健康为卖点的保健品,黄建始教授曾表示,「亚健康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描述的所有症状几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而这些商人推销的保健品则能够『包治』这种症状」。

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约 20 年,注册资本 1 亿元的老牌公司。在官网上介绍的一款名叫「XXX 肽」的产品介绍中就宣称:「这种病医院检查不出来,也解决不了——它叫亚健康」,这款产品可以抑制病变细胞、激活沉睡细胞,从而治疗「亚健康状态」。

该公司官网上「XXX 肽」宣传照片 图源:该公司官网

浙江警方曾报道:武汉某生物医药公司自 2019 年起,和武汉某正规民营医院合作,借助医院的渠道兜售虚假产品治疗男科疾病,其宣称「为现代人亚健康问题提供解决之道」,距其成立到被警方抓获,仅仅两年的时间内便行骗超过 1 亿元。

涉案公司被查封时的照片 图源:参考文献 3

当亚健康走进诊间

当亚健康的概念走向诊间,矛盾会变得更加显性。

李晓清医生表示,如果患者坚持自己亚健康的诊断,而拒绝接受其他治疗,沟通就会变得严峻,「 当一位医生和患者说他并没有什么疾病,患者可能对医生的诊疗水平提出质疑。」

「这种时候,往往得换种说法去宽慰病人,例如告诉他们背后的健康问题——例如吸烟或不良饮食导致的高脂血症——才是导致他们身体不适的原因,而不是亚健康。」

只不过,在有限的诊疗时间进行医学常识科普,对医生来说并不简单。

一份来自武汉大学的研究认为,中国的医疗文化更倾向于让医生主导问诊过程,并单方面宣布诊疗结果和诊疗过程的结束。

造成这种现象并非医生缺乏耐心,而是紧促的看诊时间根本不允许详细的医患沟通。 BMJ 在 2017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医生的平均问诊时间仅为 2 分钟,在 67 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三。

中国医生的问诊时间仅为 2 分钟 图源:参考文献 3

再回到亚健康的命题,就会变成「医生没空细讲」和「患者觉得医生诊断水平不足」,从而引发新的矛盾。

这样的概念矛盾也会延伸到其他角落,因为医患间存在的信息差并不能通过单次问诊弥补。被问及有何沟通技巧,李晓清医生苦笑道:「目前看来,还是比较难交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