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曾经是类似于太阳的正常恒星,但是在耗尽所有的燃料之后,又坍塌了。从历史上看,这些星际残余物一直难以研究。然而,瑞典隆德大学的天文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关于这些令人困惑的恒星的运动模式的新信息。
白矮星的半径约为太阳的百分之一。它们的质量大致相同,这意味着它们具有惊人的密度,每立方厘米约1000公斤(2200磅)。几十亿年后,白矮星将冷却到不再发出可见光的程度,并转变为所谓的黑矮星。
40 Eridani A是第一颗被发现的白矮星。它是一个距离地球16.2光年的明亮天体,被一个由白矮星40 Eridani B和红矮星40 Eridani C组成的双星系统所包围。自从它在1783年被发现以来,天文学家一直试图了解更多关于白矮星的信息,以便更深入地了解银河系的演变历史。
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一个研究小组可以提出关于塌陷恒星如何运动的新发现。
“由于盖亚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我们首次成功地揭示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白矮星目录的三维速度分布。”隆德大学天文学博士生Daniel Mikkola说:“这让我们对它们的速度结构有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详细描述。”
由于盖亚的存在,研究人员已经测量了大约15亿颗恒星的位置和速度。但是直到最近,他们才能够完全专注于太阳系附近的白矮星。
“我们已经设法绘制了白矮星的速度和运动模式。盖亚发现,在观察白矮星的温度和亮度时,有两个平行的序列。”Daniel Mikkola说:“如果我们分别研究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运动,这可能是它们具有不同质量和寿命的结果。”
这些结果可用于开发新的模拟和模型,以继续绘制银河系的历史和发展。通过增加对白矮星的了解,研究人员希望能够理清围绕银河系诞生的一些问题。
“这项研究很重要,因为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我们银河系中最接近的区域。”Daniel Mikkola总结说:“这些结果也很有趣,因为我们自己的恒星,太阳,有一天会变成白矮星,就像银河系所有恒星中的97%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