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朱玺

仰望星空,叩问苍穹,我们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中国古代天文学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古代,天文学不仅用于观测天象、制定历法,还服务于军事、农业、祭祀等活动。在此基础上,古人发明了浑仪、简仪等诸多精密天文仪器。中国古代天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观测和研究经验,形成了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天文思想。

说起中国古代天文,就不得不提到古人的宇宙观,其中颇有影响的就有“论天三家”:盖天说认为“天象盖笠,地法覆槃”,浑天说提出“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宣夜说则认为“天了无质……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这些都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资料图)

拥有较完整的古代星象记录

在过去2200年的时间里,哈雷彗星共到访地球29次,只有中国将这些现象完整地记录下来;中国对太阳黑子的观测记录比欧洲早了1800年;敦煌卷轴中存有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恒星星图……我国古代对天文学方面的记载历史悠久,最早或可追溯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记载,可以说中国有记载的天象西方不一定有,但西方有记载的中国几乎都有,尤其是历史上出现过的新星、超新星,主要就是依靠东方天文学家的勤勉才得以被记录。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古代天文学始终在世界遥遥领先。

《尚书·尧典》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说明在帝尧时期已经有了专职的天文官,从事观象授时。随后历朝都有专司天象观测的机构,如钦天监等。

这些官员除了记录天象外,还有占星的职能。每当战争、皇室大婚等重要节点来临,统治者都需要征求天意。在北京天文馆助理研究员郑硕看来,这种对日月星辰运行规律的预测,实则反映出古人一种认识世界的思维。

古人对天象变化的重视,也间接促进了天文观测技术的不断精进。“第一要能看得到,第二是能测得准,比如被观测的天体在什么时间移动到什么位置、亮度和颜色有什么变化、尺度大小等都要明确记录。”郑硕说。

反映出分类研究意识

中国古代天文学不仅体现了人们如何思考自己和上天的关系,还反映出一种务实的研究思维。天空中肉眼可见的星星数千颗,该如何厘清?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等的运行,将天空沿黄道划分为28份,每1份就是一宿,合起来就是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照方位分为东、北、西、南四组,分别是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郑硕表示,这反映出古人的分类研究意识。

作为诞生最早的学科之一,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基本上跟农业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的传统历法因此被称为农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黎耕认为,没有天文就不能精确地制定历法、测定节气,也就无法保证正常的粮食生产。

二十四节气的创立就是古代天文学服务农耕的典型例证。郑硕解释道,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节气实际上是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反映,“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大抵是最先被确定;上溯至春秋时期,“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也已有了雏形。随后“雨水、惊蛰、小满、芒种”等具有农业特色的节气被逐步加入。“一开始可能就4个节气,然后4个变8个,端点是比较好测量的,然后中间再一分为二地不断细化。”郑硕总结说。

历法制定背后的文化认同

中国古代天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重点就是讲人和宇宙是和谐的、是一个整体,人要做什么事情要按照宇宙的规律来做。”郑硕表示,这也对现代科学的产生具有指导意义。

黎耕和郑硕都指出,依靠天文观测制定历法,为的是让社会处于有秩序的状态,让人们顺时而为。郑硕说:“古人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要违背自然界的规律。古人还特别讲时令,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这些都要顺应自然。”

郑硕还认为,历法制定背后还有一层文化认同的含义。我们历法中规定的节日已经成为文化共同体中维系各成员间情感的手段。郑硕感叹:“这背后是对一种文化、一个民族的认同,这种观念影响是非常大的。”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再发掘

黎耕坦言,自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起,近代天文学开始发轫。中国天文学研究转向西方的科学范式。“我们可以把如今世界的天文学研究分成两类,一类叫传统天文学,研究古中国、玛雅、古欧洲、美洲原住民的天文活动和记录;另一类叫现代天文学,我们经常听到的黑洞、暗物质研究等都属于现代天文学范畴。传统天文学已经被视作文化研究的一部分。”

郑硕也认为,中国古代天文包罗万象,它其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抓手。

但同时黎耕强调,得益于中华文化未中断以及社会的重视,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全、最完整且最详细的天文观测记录。当我们翻阅古籍,用千百年前的记载与现代研究成果相互对照,就能看到一颗星星在不同阶段的状态,完成一场天文学上的“接力”。“我们现在做的一些工作,就是要把古代的天象记录整理出来,作为世界遗产给全世界的天文学家使用。我们现在通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很多天体爆炸后的遗存,通过这个细节再反推它在几百年、几千年前发生了什么,这时就可以从古籍里面查找对应的记录。这是第一手的文献,也是中国对于世界的贡献。”黎耕说,从文化的角度而言,古籍中的天文记载值得我们当代人进一步发扬光大,这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他希望通过建立数据库的方式,将古籍中的天象记录进行科学“转译”,为国际天文研究再次贡献中国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