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尽管室外温度达35℃,但记者走进北京平谷京瓦园艺中心科技示范基地一个半封闭的智能连栋玻璃温室,却顿感清爽舒适,满眼绿意中红红的番茄果实显现在藤叶间。只见在每个种植架下面有一个像钓鱼时装鱼的鱼护,自北向南,与种植架一样长,很是吸引眼球。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李蔚介绍说:“其实,这是疏风管道。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这个连栋玻璃温室即使在7、8月北京蔬菜生产淡季(主要是受高温影响)也可以进行番茄的生产。这个温室建有气候调节走廊,并将加温、降温、除湿及二氧化碳输送等多种功能的设备集合在一起,采用正压通风技术,通过风管输送到栽培区,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微气候环境。此外,还采用4毫米钢化漫反射玻璃,实现作物‘无影灯’式的采光,透光率可达91.5%,实现智能化环境控制,促进产量的提高。”
不仅如此,基地还有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设施生产类型,其与常规生产的设施不同,在日光温室中见不到砖墙或土墙,使用的是新型的保温材料,设计理念是借用牧区“帐篷”保温的原理设计温室,结构与普通砖墙温室基本相同,土建施工少,不破坏耕作层,土地利用率较高,较常规砖墙温室提高5%以上,建设成本降低30%以上。
据介绍,基地采用塑料大棚单栋跨度24米,空间大,适宜机械化操作,土地利用率达到80%以上,增加双侧配保温被,冬季也能进行蔬菜栽培,有效生产时间较常规大棚增加25%。主要集成番茄及叶菜无土栽培模式,尤其在叶菜生产上,引进移动管道栽培系统MGS,可实现可变密度栽培、管道自动传输及自动清洗消毒。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正高级农艺师雷喜红介绍,其主要开展的工作有,一是聚焦设施设计本土化,在平谷京瓦园艺中心设计国产化连栋温室1栋,高标准日光温室3栋,塑料大棚4栋,制定国产高效设施设计和建造标准各1项,支撑北京市5000亩高效设施试点建设工作,同时也为老旧设施改造和设施新建提供解决方案;二是围绕设施蔬菜全产业链环节开展技术研究,集成无土栽培、智能化管控、宜机化栽培等关键技术9项,高效设施蔬菜产量实现新突破;三是构建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日光温室高品质番茄基质栽培、塑料大棚高品质番茄基质栽培、叶菜水培及设施蔬菜低碳栽培等引领性的现代化生产技术模式5套,产量较相同模式提高5%以上;在全市建立示范点11个,示范面积310亩,相关技术及品种、模式辐射至京郊设施蔬菜生产,带动增收千万元以上。
(华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