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在距离小麦收割日期越来越近的6月1日,山东省滕州市种粮大户李大成来到田间地头查看麦情。他蹲下身,随手捏了捏麦穗,将搓出的麦粒放到嘴里嚼了嚼,“差不多了”。这位种了半辈子地的农民向科技日报记者提到了这两年他思想上的新变化:追求更高产,就得相信技术。
李大成说:“去年,我将最新式的拌种剂、除草剂和除菌剂施了下去,防治了根腐病、茎基腐病和地下害虫,增加了分蘖,每亩多收获了400斤,亩产达到了1540斤。”而展望今年,他也保持着乐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运用新技术的小麦(右)与不用制剂的小麦对比。 王延斌 摄
每亩多收获了400斤,背后是一整套动作。李大成尤其提到了“拜耳更多小麦”解决方案。
拜耳是世界农化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世界500强企业,更是“德国制造”的杰出代表。作为一家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企业,他们研发了杀虫剂、除草剂、种子处理剂等农业专利药物,支撑着作物高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种粮大户每亩多收了400斤与“世界500强”拜耳技术保持着内在关联。
与李大成一同来到现场的,还有山东省植保总站农技中心研究员林彦如。长期以来,她与各种植物保护技术打交道,对种粮大户高产的秘密了然于胸。
“躬耕为农、亲身实践,筑牢粮食根基是我们永恒的工作主题。”林彦如研究员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他们从种子包衣技术到小麦的“一喷三防”,为农民提供了全程病虫害防控技术,并在田间大力推广,防治病虫促增产效果是显著的。
记者注意到,眼前的这块地种植了济麦44品种。这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近年来选育的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是目前优于美国硬红冬的5个国产小麦品种之一。曾于去年在山东省小麦高产竞赛实打测产中平均亩产801.72公斤,刷新了全国超强筋小麦单产纪录。
小麦高产,除了品种之外,种植技术也很重要。
现场专家提到,整地、播种、灌水、施肥、控旺等环节都很重要。比如“控旺”,即小麦在后期生长中极其容易出现倒伏现象,所以小麦在返青后到拔节初期要及时化学防控,降低小麦生长高度,使小麦秸秆往横向发展。
粮食增产、农户增收的“战场”,已经不仅局限于当下正值收获期的小麦。再过两个月左右,另一种重要主粮——玉米也将迎来收获季。
“提高单产对粮食安全可谓至关重要。”在现场,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国家玉米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张吉旺向种植大户分享心得:提高玉米单产,宜推广“一机、两改、一保障”的玉米发展战略,选用耐密植中早熟玉米品种,切实提高播种质量,提高种肥同播技术、秸秆还田与地力培肥技术、田间管理技术,尽可能晚收等方式能有效促进玉米生产绿色高产高效。
与小麦类似,玉米在种植、生产的各个环节面临着病虫害挑战和营养需求。
拜耳作物科学市场开发部东区市场开发经理黄和向记者表示,当前中国玉米种植面临除草难、干旱、病害难防等问题,他们的系统管理方案覆盖种子包衣、除草、齐苗期、大喇叭口和抽穗吐丝等关键生长时期,通过一系列科技手段致力于帮助农户高效解决玉米常见病,提升玉米作物健康水平,并增加产量。
“中国种子+德国技术”的珠联璧合,让种植大户李大成们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近年来,“科技兴农”中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也正在越来越多地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面貌,增产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6月1日,位于山东南部的滕州市,小麦即将成熟。王延斌 摄
运用了新技术,种植了750亩小麦的滕州农民刘玉峰获得了丰收,尝到了甜头。今年,他已做好了打算,要引入更多新技术。而李大成也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