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资料图】

“谁抓住了科技,谁就抓住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出这一判断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玉奎。4月7日,他现身山东省西南部小城金乡县,参加当地举行的高质量发展“科技赋能”大会,作出了上述讲话。

与他一同到来的,还有60多位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的金乡籍专家学者。他们出生在金乡,通过求学走了出去;功成名就之后,他们带着项目、技术“回家了”。

拥有2000多年建县史的金乡隶属于“孔孟之乡”济宁市,是驰名中外的“大蒜之乡”。当地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带动周边种植超过200万亩,他们将大蒜研制成蒜油、蒜素、大蒜多糖等40多种产品,并出口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金乡的产业发展都很迅猛。不过,在奔向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不少企业的技术瓶颈显露出来。在此背景下,该县策划了一件大事——找到地处天南地北的老乡,邀请他们回家叙旧,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

“产业发展最终要依靠技术和人才,我们借这次机会向在外奋斗的‘老乡专家’寻求帮助,助力家乡的高质量发展。”作为策划者,金乡县委书记郑士民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开会不是目的,关键要取得成效,真正解决问题,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记者注意到,为了办好“老乡会”,金乡准备了两张清单:一张是来自当地各产业、企业提供的数十份技术需求清单,另一张则是“老乡专家”对家乡倾注深情的技术服务清单。

为了能让这两张充满着科技元素的清单落地,这个县可谓煞费苦心。

据了解,早在今年年初,金乡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就调研各大园区、企业,搜罗各类技术需求,形成清单。上面,不仅详细记录了企业发展情况、主要产品、联系方式,还特别注明了项目需求和技术难题;而在另一份服务清单上,则清晰地列出了“老乡专家”们的擅长领域和技术成果。

正因为产业需求贴合现实,技术供给尤为精准,当两张清单送到企业和专家手里时,瞬间成为了老乡们交流的最好载体。

山东康富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致力于健康食品生产的科技型企业。在大蒜精深加工中,他们遇到了难题。“我们急需功效性、功能性大蒜深加工食品的研发技术。”该企业联系人田云峰希望能从“老乡专家”那里寻求技术支持,以提升大蒜产品附加值。

这一需求被现场参会的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李海涛教授捕捉到。

作为一名从金乡走出去的专家,李海涛想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随后,在与田云峰的对话中,李海涛教授表示:“我们可以共同研究探索大蒜是否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是否在癌症的治疗中起到作用等问题。借助我们的天然优势,提升金乡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产学研的领域。”

而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李明玉也怀揣技术与家乡企业进行了沟通,并准备合作。李明玉认为:“这次大会可以让外地的金乡专家与本地企业实现完美互动,助力本地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金乡拥抱高质量发展,这场“老乡会”来得必要,来得及时。

解决一个难题,可能会带动一个“拳头产品”甚至“王牌产业”的崛起。据了解,这场“老乡会”,共有30余项技术成果与本地产业需求进行了匹配,解决了部分产业发展遇到的技术难题。

在金乡“科技赋能”大会上,“小”学生对话“大”院士是一个环节,设置别出心裁。王延斌 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