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创新突破“从0到1”,让沉睡地下千米的盐穴变身存油储气的“聚宝盆”;测量出目前国际最精确的引力常数G值,打造“世界引力的中心”;设计、创制更为高效的生物酶,突破复杂应用场景因素限制纤维素酶低成本规模化应用的技术瓶颈……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彰显湖北科教“硬实力”,为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五大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
3月16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举行,共授予312项(人)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熊有伦院士、舒红兵院士获得突出贡献奖。
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袁运斌团队的“北斗/GNSS精密导航定位的大气效应与系统偏差控制基础”项目获得一等奖。该项目取得的有效控制大气效应的系统性成果,为指导解决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北斗系统建设等重大任务的空间大气效应修正关键难题提供了最为核心的理论与方法。
打造服务国家需求的战略科技力量,湖北科技工作者们义不容辞。
数据显示,湖北省人才资源总量达1002.65万人,两院院士75人,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推动湖北跑出科技强省建设“加速度”。
当天,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的10个“未来产业科技园”之一,光电与医疗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正式揭牌。这是中部唯一一家未来产业科技园,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共建。
“未来产业科技园不是传统意义的大学科技园2.0版,而是承担未来产业发展重担的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孵化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说,未来产业科技园是在科研成果与产业之间搭建一个桥梁,将打通从成果到产业再到地区生产总值的转化渠道。
接下来,湖北将聚焦解决“卡脖子”问题,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湖北所能服务国家所需;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扎实推进“尖刀”技术攻关工程,努力在更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湖北省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要牢记殷殷嘱托,勇担使命责任,利用好、发挥好科教大省优势,努力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把五大优势产业打造成世界级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