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3月14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简称木材所)在北京召开了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全球野生动植物鉴定实验室成立大会。

CITES是一项政府间多边协议,其宗旨是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因过度利用危及有关物种的生存。CITES于1975年7月1日正式生效,现有184个缔约方。2022年11月在巴拿马召开的CITES第19次缔约方大会上首次发布了全球野生动植物鉴定实验室名单,共有11个国家的12家实验室列入,其中木材所成为我国唯一入选机构。这是历经95年在以唐燿、成俊卿、杨家驹、刘鹏和姜笑梅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木材科学家持续探索和不懈努力以及新时代木材科学工作者的赓续传承下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木材所研究员殷亚方从CITES实验室背景,履约科技基础工作、科学技术研发、支撑成果与应用,以及实验室未来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汇报。近年来,木材所主动面向我国CITES履约需求,通过组建国家林草局“木材标本资源信息挖掘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全方位支撑我国CITES树木物种履约工作,在木材科学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成为科技助力我国CITES履约执法的重大亮点。目前已建成藏量居亚洲第一的国家林草局木材标本资源库,研发的濒危木材计算机视觉、遗传学和化学信息挖掘与应用新技术居国际前沿,其中“GenWood木材DNA精准鉴定技术”和“iWood木材智能鉴定系统”已在海关系统应用。

会议认为,实验室的成立,是国家履约工作的重大突破。会议要求,实验室要保持探索、负责、开放、自律的姿态,从扩容、提质、增效三个层面进一步提升责任和服务意识,强化支撑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开拓创新,继续为国家木材履约作出更大贡献。会议指出,实验室可从木材学与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的融合、木材学与气候变化及生态学的关系、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木材鉴定中的深度应用、古植物鉴定等方面进一步开拓创新。此外,还应强化履约战略研究。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供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