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侯萌

“一流大学的发展应面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自身发展的小逻辑融入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厦门大学张宗益校长表示。在11月28—29日在线举办的2022年中日大学科技创新论坛(原中日大学展暨论坛)上,21位中日大学校长就“后疫情时代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等相关话题展开热议。

版图重构推进高教资源新一轮调配

本世纪以来,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占世界高等教育规模的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24%上升到2020年的33%,开始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第一大区。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东升西降,全球正迎来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亚洲时代,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如何合作共赢、增强国家间互信、促进全球性的创新合作是中日两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挑战。

“GL-CoRE国际合作研究教育项目是我校的创新合作项目之一,聚集了来自全世界的优秀研究者。”北海道大学校长宝金清博先生介绍,“该项目在大数据、人兽共患病、北极研究等八个领域,与斯坦福大学、墨尔本大学和牛津大学为首的著名研究机构以及相关研究人员开展合作,并将知识转移到研究生教育,传授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专业知识,为未来培养年轻研究人员。”

思考对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的领域

“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的高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南方科技大学薛其坤校长表示,“全世界任何一流大学必须要思考对人类、对生存可持续发展都有重大意义的领域,同时部署学科和人才培养计划,高等教育必须紧紧围绕这个重大变革,当好碳中和的先行军。”

发挥融合汇聚效应让创新人才充分涌流

当前的科技创新需要一流大学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融合汇聚效应,让创新人才充分涌流。厦门大学张宗益校长在报告中表示,一流大学应打破区域、学校、学科、教育形态间的壁垒,以更多国际性大学联盟、专业性大学合作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形式推动持久稳定的融合式创新与合作,重塑一流大学的创新生态。

2010年,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开始在中日两国举办中日大学展暨论坛,自2017年起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合作,务实推进中日大学开展产学研联合研究、科技人文交流和人才交流,先后在中国多个城市举办多场论坛活动,与会中日各界代表人数达5000余人次,为中日两国实现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互利共赢合作作出了贡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