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12月3日,记者从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领衔的校企联合科研团队,经多年持续研究攻克了高性能纳米硬质合金规模化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并在该园区成功实现了产业化。三年时间,通过高性能纳米硬质合金材料及刀具制造,累计获直接经济效益36.5亿元。按纳米硬质合金刀具相较普通刀具加工效率提升5%来测算,每年可产生约120亿元的间接经济效益。

高性能纳米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和高耐磨性,是高效率、高精度的钻孔、切削、铣削等高端加工技术领域的先进材料。同时,基于大数据的刀具智能开发系统,可充分发挥高性能纳米硬质合金性能优势,实现刀具快速及精准开发,最终提升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制造领域的精密加工水平。

2016年,园区内湖南博云东方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联合中南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精匠云创科技有限公司、沃尔夫切削技术(太仓)有限公司等单位,在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开展高性能纳米硬质合金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联合攻关。

截至目前,团队成功开发出了达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性能纳米硬质合金规模化制备技术及应用技术,构建了硬质合金热力学及热物性科学数据库等,实现了高性能纳米硬质合金系列材料的大批量生产。经国际权威机构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检测,高性能纳米硬质合金的碳化钨平均晶粒尺寸仅0.11微米,硬度可达到2060HV30(HV30为硬度单位),抗弯强度达到5710兆帕。该类新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印刷线路板、航空行业轻质高强复合材料、高温合金、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高效精密加工中,提高了刀具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