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粮收获正当时。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东北地区收获全面展开,我国秋粮收获大面积开镰。目前,全国秋粮已收获4.48亿亩、进度达34.3%。分地区看,西南地区收获近七成,西北、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均过四成,华北和黄淮海地区过三成,东北地区一成半。

多个主产区秋粮呈增产趋势

眼下,主产区正抢抓农时,抢收秋粮。不少主产区秋粮增产趋势明显。


【资料图】

在江西南昌,69.3万亩中稻集中成熟。种粮大户陶爱文今年种了1600亩新品种优质稻,尽管在抽穗期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但由于政府投入200多万元及时引水灌溉,农技人员也指导大伙儿加强田间管理,今年的产量并不低。

在山东乐陵滕家村,承包地确权后,大伙儿把经营权入股到村集体合作社。而村集体合作社则将原来近千块零散的土地,在国家的支持下,建设1600亩集中连片、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通过土地整合,不仅多出100多亩地,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今年建成投入使用后,增产趋势也非常明显。

山东省乐陵市孔镇镇滕家村党支部书记 齐连勇:这1600亩地预计秋粮能达到280多万斤,能多打20多万斤,这个老百姓得到实惠了,多打粮了都高兴了。

河南油料作物喜获丰收

今年,中央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秋收时节,油料作物生产情况如何?来看记者在秋收一线的探访。

河南是我国花生生产第一大省,面积近2000万亩。今年,当地依托河南农科院选育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和配套技术,在南阳、信阳等主产区示范推广,带动全省花生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记者来到河南新野采访时,这里的花生迎来了大丰收。

河南省新野县长生果花生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孙子杰:今年预计一亩产量能达到900多斤,按照前两年的价格,一亩地最少都收入3000多元。

河南省农科院院长 张新友:今年在天气严重干旱的情况下,通过推广高油酸品种,结合精准调控技术,在全省的豫南、豫东和豫北等夏直播花生产区,均创造了亩产450公斤以上的高产典型。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高油酸花生因其含油量高、品质好,是我国花生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的重要方向。河南对示范区测产结果显示,平均亩产量比普通花生田高出15%以上。

在花生收获的同时,河南100万亩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大豆也迎来丰收。这种种植新模式让漯河种粮大户李晓东尝到了甜头,不仅玉米没减产,还多收了一茬大豆,而且由于大豆的固氮作用增加了土壤肥力,化肥施用量也减了不少。

河南省漯河市种粮大户 李晓东:我们粗略估计玉米在800公斤左右,大豆在100公斤左右。我这800亩地今年多增收40多万块钱。

四川南充:“蚕宝宝”的第一餐 养蚕织出新“丝”路

眼下,增产增收的不仅是油料作物,在四川南充,今年的栽桑养蚕也迎来了丰收。让我们一起跟随镜头看看为蚕农带来增收的蚕宝宝们。

清晨六点,正在长身体的蚕宝宝就要开始吃第一餐了。这就意味着,在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来的时候,四川南充高坪蚕农赵兴德已经出门,采摘当天新鲜的蚕叶了。

这个时候的桑叶带着露水,鲜嫩翠绿,是蚕宝宝的“心头好”。眼前这群蚕宝宝吃饱喝足,还不忘活动活动身体。有美食又有蚕房这样的好环境,不出一个月的时间,它们的个头就可以长到6厘米左右。

为了照顾这些会吐丝、能赚钱的小家伙健康长大,当地的蚕农在政府、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成了精心守护的“蚕保姆”。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会龙镇硝厂村村民 赵兴德:今年我们的蚕桑丰收了,我们也很开心。平时我们在园区里进行施药、采桑叶、施肥、喂桑叶,一般隔两三周一批蚕,一批可以挣到六七百块,一年喂个十几次蚕,就可以挣到两万多一年,生活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高坪区会龙镇通过撂荒地整治和低效产业园腾退,逐步建设起5000亩粮经复合现代蚕桑基地和10个标准化养蚕大棚,由南充市蚕业管理站、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支撑,让栽桑养蚕实现提质增效,有效带动了当地5个村400余户村民增收。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 吴红云:今年对于我们的蚕桑来说是一个丰收年,目前我们着重抓了桑园的管护,蚕前、蚕中、蚕后的消毒,以及蚕茧技术指导,来确保蚕农增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