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和研究与疫苗生产和分配相关的资源投入,以及产生的效用和效益,将能在理论上有效支持与疫苗相关的卫生资源优化配置。”7月16日,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疫苗经济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暨第一届第一次委员会会议在京举行,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封多佳在会上指出,疫苗经济学对于助力我国疫苗行业发展、推进公共卫生事业中的预防接种工作至关重要。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疫苗经济学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介绍,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疫苗经济学专业委员会旨在构建疫苗经济学专业的知识平台,汇集智慧经验,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为我国疫苗行业和计划免疫的发展提出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疫苗的批签发量在10亿剂次以上,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疫苗生产国。疫苗行业、疫苗工业对于改善人民健康,发展社会经济极为关键。封多佳强调,我国疫苗产业规模巨大,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复杂而深远的影响,需要学者专家为协会提供专业支持,用科学的方法为我国疫苗行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让我国疫苗及其相关生物制品行业可以在科学证据的支持下,又稳、又快、又强地发展。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疫苗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为协会赋予新的活力和力量。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进一步审视和研究疫苗及疫苗接种的经济属性,对推动我国疫苗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会上,委员通过在线投票的方式表决通过了专委会工作条例和选举办法,并选举产生了首届组织机构,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方海教授当选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疫苗经济学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由方海牵头编写的《中国五种非免疫规划疫苗的经济学评价》是中国第一本疫苗经济学评价的学术专著。

方海认为,疫苗经济学专业委员会首先需要开展中国疫苗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聚焦疫苗需求、供给、价格、行业发展等方面。其次,针对我国计划免疫政策,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和管理的特点,开展多种疫苗经济学评价研究,为我国免疫规划政策服务。最后,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差异性较大,在疫苗可预防疾病防控方面的政策措施有所不同,就需要与各地区的疾控中心、高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开展合作,服务地方的公共卫生政策。

大会同期举办了第一届疫苗经济学研讨会,会议从国家免疫面临的挑战,流感经济负担,新冠疫苗研发,疫苗接种,以及疫苗经济学的重要作用和重点研究等方面展开。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做报告。图为邵一鸣介绍新冠疫苗研发进展和应用策略

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国恩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邵一鸣、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冯录召教授分别就《后新冠大流行时期扩大国家免疫项目面临的挑战》《中国流感经济负担研究》《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和应用策略》《关注疫苗接种的行为和社会驱动因素》等主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康希诺生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宇学峰、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方海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研究员马超等学者专家围绕“疫苗经济学在我国免疫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疫苗经济学的重点研究问题”等主题展开讨论。

(图片由大会会务组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