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陈杰


【资料图】

“应该正确认识‘双碳’目标背后的逻辑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秘书长李政日前在2022年施耐德电气“数字赋能,全程减碳”创新峰会上说,“双碳”目标的本质就是要占据绿色经济的制高点,倒逼各产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将创造巨大的市场机遇。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全球话题,对产业及企业而言,减碳不仅是生存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认为,低碳转型不仅是一种责任,也要考虑经济发展;不仅要注重短期目标,还要树立长期攻坚思想。

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的计算,要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全球升温控制在2℃和1.5℃的目标,仅中国能源系统转型所需的投资成本就将达到100万亿元到138万亿元之间。对于企业而言,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事实上,产业及企业的低碳转型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原司长周长益认为,考虑到我国现在的碳排放总量,要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我国将成为全世界减排最快的国家。“随着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将不断提升,产业链对减碳的要求也愈发严格,落后的企业将面临丧失市场机会的风险。”

“面对‘双碳’目标,企业首先要思考如何在推进低碳转型的同时保障业务的发展壮大,同时还要考虑如何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减碳。”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强调,只有这样践行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双碳时代的先锋。

当前,随着减碳进入实践阶段,各界的焦点已从为何减碳转变为如何减碳。对企业来说,仅考虑自身减碳是不够的,也要推动全产业链伙伴协同减碳。

“碳足迹广泛存在于产品和资产的各个环节,加速减碳的关键在于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理。”尹正指出,全程减碳需要专业的工具和人,即软件和服务。软件可实时采集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数据,并以算法实现跨平台的实时反馈和优化,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减碳。而服务则提供专业人员和经验,是企业推进低碳转型的重要保障。

当然,单纯依靠政策和技术显然也难以助企业实现“双碳”目标,企业的组织文化也需要相应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原院长毛基业认为,最强大的力量是制度、价值观和文化,只有在组织与领导力、文化和人才等层面注入可持续思维,可持续目标才有可能落地。“员工只有在充分包容和赋能的环境下,才能激发创新潜能,使个人成长与企业目标更好契合,从而形成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人力资源中国区负责人张琰琰也认为,企业应积极通过对人的授权赋能,促进一线员工加深对可持续理念的认可以及不断创新。“唯有如此,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融入业务,并不断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双碳”时代,企业的成功逻辑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未来成功的企业必须具备可持续影响力,而企业要打造可持续影响力,除了取得商业层面的成功之外,还需带动生态圈减碳,推动全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