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史 诗

6月18日,探访“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泰坦”号深海潜水器(以下简称“泰坦”号)在沉船点附近水下发生“灾难性内爆”后解体,5名乘客全部遇难。6月28日,“泰坦”号深潜器部分残骸被打捞上岸,接下来专家将通过分析残骸来确认潜水器爆炸的具体原因。

一片叹息声中,留下太多值得思忖的问题。“灾难性内爆”是什么?潜水器安全下水要具备哪些条件?


(相关资料图)

“灾难性内爆”何以发生

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副教授于鹏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内爆是指物体在外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由于内部承受不住外部压力,而向内部坍塌或破裂的现象。“导致潜水艇发生内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潜水艇材料强度不足、设计缺陷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内爆’发生。”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新正曾亲历“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他接受科普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泰坦”号内爆也有可能是电池爆炸。在2022年一次下潜中,“泰坦”号电池曾出现问题,不得不以人工方式把深潜器与提升它出水的平台连接。

要下潜到“泰坦尼克”号残骸所处的3800米水深的海底,“泰坦”号的载人舱需对抗大约380个大气压的海水压力。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埃里克·弗西尔撰文称,大多数在深海作业的潜水器和潜艇,都有一个由高屈服强度的单一金属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对于下潜较深的潜水器,其压力容器材料通常用钛。“泰坦”号的压力容器是由钛和复合碳纤维组合制成的。

在潜水器制造领域,碳纤维此前主要应用于潜水器的非耐压结构;同时,复合材料有可能出现“分层”,这可能会导致水下压力“有机可乘”,引发瞬间内爆。

保障深潜器安全需要哪些装备

作为载人潜水器的核心关键部件,载人舱是人类进入深海的硬件保障和安全屏障。“大多数在深海作业的潜水器的载人舱材料选用钛合金,抗压的坚硬程度一般会大大超出设计深度所需强度,非常安全。”李新正说,钛合金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十分稳定、抗腐蚀的特性,足以应对深海的巨大水压。

“潜水器还需要有足够的氧气储备、可靠的主电池和备用电池。”李新正介绍,除此之外,与母船保持通信畅通也至关重要。陆地通信主要靠电磁波,但这一利器到了水中却没了用武之地,电磁波在海水中只能深入几米。以“蛟龙”号为例,在深海里,“蛟龙”号能与母船指挥部保持通讯畅通,就是因为科学家研发了高质量的声呐通信技术。

李新正还谈到了耐压性。“潜水器载人舱的形状一般是球体或圆柱体,这是出于球形更能抵抗外部压力来考虑的。”

除此之外,一般深潜器还会装一个GPS定位的装置,保证潜水器完成水下作业返回海面的时如果碰到恶劣天气,譬如像暴雨这种情况,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来作出精确定位,通知母船前来回收,提高安全性。

逐渐兴起的深海探索

普通人什么时候能去深海世界看一看?

经营“泰坦尼克”号探险之旅的“海洋之门”公司发布的信息显示,2021年以来,该公司已为大约60名付费游客和15至20名研究人员提供了参观“泰坦尼克”号遗骸的服务。

在中国,早在2015年,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研制的世界最大全通透载客潜水器“寰岛蛟龙1”在海南三亚投入试运营。这也是“蛟龙”号技术的首次商用。

“寰岛蛟龙1”长7.9米、总宽3.6米、总高4.4米的身形像一枚“胶囊”。因为是观光潜水器,下潜频率和乘载人数都比“蛟龙”号大,在设计时只有存放救生衣、食品和淡水的柜子被留在舱内,储存氧气的瓶瓶罐罐都被安装在舱外。

另一条勇敢的“鱼”是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公司的“彩虹鱼”号深潜器。“彩虹鱼”号采用高强度的马氏体高强度镍钢制成,是中国首艘万米深渊级载人深潜器。如果一切顺利,预计年内,“彩虹鱼”号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将去往11000米的“深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