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苑视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网络时代,科普的“主流”是生活科普。基于平台算法,科普创作者需要细心推敲、打磨标题和内容,抓住用户注意力。否则,用户就“跳出”,平台算法就不会推荐。
如此环境下,“硬科普”的传播效果相去甚远。所谓“硬科普”,就是为硬科技服务的科普,指向的是前沿科技的科普、科技产业的科普。比如,涉及新材料、合成生物学、芯片、先进制造等领域的解释和传播。“硬”有两层含义,一是内容本身比较硬核,这些硬科技使得公众理解起来很困难;二是相对于生活科普的传播,“硬科普”的受众比较狭窄。
生活科普更容易传播和商业化,“硬科普”由于大众传播效果不好,创作者很难获得正反馈。因此,“硬科普”创作更需要长期主义、坚守和情怀导向,需要更多的前期资源推动。
可喜的是,目前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科技与产业界相结合的快速发展,使得“硬科普”正在变成刚需。另一方面,流量变现的环境正在改变,生活科普的创作者可能越发面临商业和理念之间相互平衡的纠结。
是时候多看看、多想想、多搞搞“硬科普”了。毕竟,前沿科技的理解门槛越来越高,存在大量空白点需要优质科普内容来填充。
首先,未来的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以及一切跟科技产业相关的科创各要素人员,都亟须理解前沿科技的各细分领域,以及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关系,理解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这些都超出了生活科普的狭义范围。
其次,把一项前沿科技成果说清楚,价值很大。设想一个科学家或科技创始人做项目路演,台下有100人。有的科学家讲得比较高深,只有10个人能勉强听懂。有的科学家用科普化方式重新演绎、表达,让至少80个人频频点头,沟通的价值显而易见。
此外,“硬科普”天然和产业近,直接指向产业合作的各个场景。无论是向一个产业上游方讲清楚创新科技成果,还是将某项科研攻关的价值讲得更透彻,又或者向各方讲好企业的科技故事,都需要科普行业思维方法和表达方法的帮助。科普工作者用已知的科学框架,可以将艰深概念转化为平实解释,也会对公众兴趣点和误解点有更准确的把握。
当前,科学传播者的一大困扰是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科学理想”。从这个角度说,“硬科普”具有天然优势,其内在冲突是最小的。通过科普来推动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走向可持续和技术驱动的未来,是最不违背理想主义的商业模式。做好“硬科普”,也将促进科普产业的深入探索。
做“硬科普”,创作者不仅要有C端思维,还要有B端思维。“硬科普”是场景科普,是产业科普,是精准科普。可能涉及文章、演讲、视频、展厅、VR、AI对话等多种形态,因此创作者不但需要懂专业,还要懂受众,懂沟通。
最理想的是,由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共创“硬科普”:不仅仅是做知识的解释,还要关注在科技产业上下游的转化力,更要懂产业,懂科创各要素的语言和需求。
总之,“硬科普”是服务硬科技的科普,是面向前沿科技的科普,是促进科技创新的科普,是连接科技交流各要素的科普,是加速科创产业各方沟通和理解的科普,是超级连接器。
“硬科普”可以在无数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心中埋下火种,如同长期以来前辈同仁们对天文宇宙的科普,使得一代一代青少年投身空间科技。如今,我们需要更多细分前沿科技领域的科普投入,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尝试用科普方式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链接科创各要素。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并相辅相成,是一代科普人的历史机遇。
(作者系果壳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