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辽阔的中国版图中,四川理塘总是让人心向往之,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妩媚的南国风采,以“天空之城”为人熟知。人们常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描绘入川道路之艰险,殊不知,与理塘境内动辄三四千米海拔的县道相比,蜀道所处的海拔高度、翻山越岭的难度远不及一半。若是要更进一步,在理塘修建一条平坦的高原铁路,则更是难上加难了。

难,未必不可行。日前,在位于四川理塘的西南重点基建铁路项目中,网易与中建八局达成战略合作,联合研发多种用于高原作业的挖掘机器人,以科技创新赋能史上最难铁路建设,用技术力量助推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


【资料图】

图为伏羲挖掘机器人在四川理塘高原作业工地现场 受访者供图

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理塘,铁路建设难度空前巨大,堪称“史上最难建的铁路”。首先,高原地形复杂,高度落差巨大,铁路穿行其间需翻越无数纵横交错的山川峡谷。其次,铁路沿线地震频发,时常发生滚石、坍塌等安全事故。此外,高原风沙、严寒、缺氧等恶劣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使许多来到理塘建设铁路的施工人员,常常因为头疼、乏力、呕吐等严重高原反应而选择离开。无论是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是施工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都面临着残酷考验,尤其是对铁路工程项目最主要“作战”工具之一的挖掘机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事实上,在现代工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挖掘机都已是不可或缺的标配工具,但实际作业中,驾驶挖掘机发生安全事故并引起人员伤亡的事件依然屡屡发生,更不必说是在自然环境更恶劣、建设难度更大的高原铁路项目中了。

如何兼顾发展与安全,在提升挖掘机工作效率的同时,改善挖掘机驾驶员的作业环境,减少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隐患,成为工程师们着力思考的重点和难点。于是,在理塘的重点铁路建设项目便成为网易伏羲数实融合底层工具的重大实践,全球首台高原作业的挖掘机器人也顺利“开工”。

为了解决传统工程机械领域的安全生产问题,伏羲机器人将在游戏产业中所积累的人工智能、游戏化交互、游戏仿真、低延时音视频传输、众包运营等技术迁移到工程机械领域,通过智能挖掘系统,将传统工程机械升级为机器人。

伏羲挖掘机器人能实时回传“感知”数据,驾驶员不必亲临危险作业场景,只需使用鼠键、手柄就能远程操控挖掘机施工,实现“点哪挖哪”、一键倒土、一键平地、一键修坡等游戏化操作功能,其甩方、装车等工作效率显著提升。高原户外,网络稳定性未必尽如人意,远程协同容易造成指令与动作的不同步。网易云信还提供了可靠的抗弱网能力,在 150毫秒的超低延时传输之下,视频抗丢包能力为30%,即便在恶劣网络环境下也能完成正常通讯传输。

此外,通过挖掘机多视角工业摄像头的视频采集,实现360°全景施工监控、作业范围内行人检测、底盘倾覆预警等功能,施工人员无须深入现场也能获得与现场高度一致的临场感。

中建八局董事长李永明表示,网易具备强大研发实力和高新技术,而中建八局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双方将发挥各自的特色优势,共同打造数字建造标杆,一起引领行业的转型发展。

近年来,中建八局持续探索工业机器人的研发,此次网易伏羲研发的挖掘机器人不仅可成功落地,还参与了西部重点铁路项目建设,成为全球首次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工地运用无人挖掘机,更证明了“人机协作”模式的强落地性、可持续性、可复制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