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正值秋分,同时也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多年来,一批农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扎根田野,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从作物育种、农田保护、作物植保等多个领域潜心研究,他们为农民稳定增收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擘画了一幅幅乡村振兴壮美的“丰收”画卷。


(相关资料图)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携手腾讯打造的青少年知识扩展类公益项目《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在“中国农民丰收节”这天上新农业科普特辑,本期节目由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联合推出,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院长李保国为我们讲述土壤的重要作用和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意义。

“粮满仓,丰收忙”。恰逢秋收,中国大地从南到北呈现一片丰收景象。这幅美丽画卷中,极其重要又容易让人忽视的,就是我们脚下的土壤。

据了解,李保国从事土壤研究、耕地保护已有四十多年,在他看来,耕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也是民族复兴、乡村振兴的基本资源。

1980年高考,李保国被北京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录取。

大学生涯中,有一次经历让李保国印象尤为深刻:那是1983年,他和同学赴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参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第一次在荒无人烟的沙漠绿洲中采集土壤样本长达一个多月。“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在广阔的沙漠中会有这么一片小小的绿洲?关键因素是水,水土不分家,有水才有生命。我惊叹于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也坚定了自己和土壤打交道的志向。”

1990年,从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博士毕业后,李保国选择了留校工作。作为当时学校土壤学科年龄最小的骨干学者,在导师石元春教授的鼎力支持下,李保国承担起土壤学科的研究重任,并一直坚守在这个阵地上……

我国幅员辽阔,土地特征各异。东北的黑土地是全球仅有的四块黑土地之一,贡献了我国四分之一的粮食总产量和三分之一的商品粮,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十分重要,它也是东北农业现代化及东北地区乡村振兴的基础之一。

但这片土地中的“大熊猫”正面临着风水侵蚀、有机质下降带来的退化问题。2008年以来,李保国教授和团队成员投身于吉林梨树县黑土地治理保护工作之中,创建了黑土地治理的“梨树模式”。这种保护性耕作的模式,通过秸秆全量覆盖、少翻耕甚至不翻耕的方式,在利用土壤的同时,让土壤最大可能地休养生息,保护土壤的可持续性。

数据显示,2021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首次达到807.84亿斤,比2020年增加47.24亿斤,净增量居全国第二位。可喜数据的背后,有李保国致力推广“梨树模式”的功劳。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学习和实施保护性耕作,保护土壤,保护粮食安全。

“要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仅仅关注自己的学科还不够,还要关注国家的政策和农民的需求,要有协同的精神,这样科学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李保国表示。

“民以食为天,土壤又是粮食生产的根基。”土壤退化、污染、流失等问题不但会影响我们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甚至会成为威胁整个民族健康的重大课题。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压舱石”,耕地资源、土壤资源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李保国表示,保护好耕地,使用创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能促使粮食增产稳产,还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区域乡村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脚下的大地无言,心中的热土滚烫,中国人对土地的热爱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中。在《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中,李保国教授给孩子们寄语:“追寻土壤奥秘,养护粮食根基”。李教授也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培养对土壤的兴趣,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成为追寻土壤奥秘的“生力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