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眼看距春节还有一周,为了自家使用或走亲访友,人们也开始准备采购年货。
各大商家也开始使尽浑身解数,试图在人们的年货清单中占据一席之地。
每年都会有一些新晋选手,铺天盖地宣传——像今年,可生食鸡蛋就率先出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调查数据显示,60.7%的中国网民在选择食品类年货时注重健康。
而凭借“安全、无菌、可生食”的口号,近两年,可生食鸡蛋戳中许多年轻人的心巴——
平均售价达到了2.5~3元一颗,售价并不便宜的可生食鸡蛋,挤进了年货大军中,还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是怎么回事?
单只价格上看,可生食鸡蛋的单价较普通鸡蛋高,最高差价可达5倍之多/图源: 人民资讯
01
可生食鸡蛋的第二春,这就来了?
可生食鸡蛋的风似乎越吹越大了。
近两个月以来,随着得阳者大面积扩张,五花八门的应对攻略不时登上热搜。
除了你熟知的黄桃罐头、电解质水等,还有鸡蛋茶。
这里说的鸡蛋茶,其实就是用热水冲泡生鸡蛋液。
社交平台上,2022年12月,不少网友在更新鸡蛋水的做法,并打上“去火”“消炎”“润嗓子”等功效标签。
图源:小红书
于是各种可生食鸡蛋的攻略也被网友们翻出来,并再度爆火。
生食鸡蛋,并非什么新鲜事,尤其是喜欢吃日料的朋友,多少有所了解。
可生食鸡蛋的概念,最早源于日本。由于饮食习惯和偏好,日本人很早就开始生食鸡蛋。
配合生肉一起食用的菜式也很多/图源:《孤独的美食家》
当时,因为这一习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为此,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对鸡蛋中沙门氏菌的控制提出高要求并制定相应生产标准[1]。
许多人就算没专门吃过生鸡蛋,也可能吃过或听过寿喜锅、生鸡蛋蘸牛肉、生鸡蛋酱油拌饭以及生鸡蛋乌冬面等日式料理。
图源:作者拍摄
对于从未生食鸡蛋的人来说,相当于打开了新世界,确认一眼是不是自己垂涎的风景。
也算是为可生食鸡蛋进行了一波用户筛选,有人相见恨晚,也有人拒之门外。
图源:@因为我是忍者来的
一些品牌闻风而动,试图在这一新鲜领域抢占先风,开拓发展的空间。
意图将日本生食鸡蛋的饮食习惯搬到国内, “重新定义国内的优质鸡蛋”。
以某可生食鸡蛋品牌为例,其2021年实现约3亿元销售额,到2022年,预计还要增长3倍[9]。
图源:视觉中国
天猫推出的《2021中国可生食鸡蛋白皮书》显示,2020年可生食鸡蛋消费人数、消费规模同比增长超2倍,是天猫单品中增速最快的品类,占据25%的份额[6]。
京东生鲜亦有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0年,该平台上单价1.5元/枚及以上的高端蛋品中,可生食鸡蛋占据了一半江山。
从口味到安全,再到营养成分,如此趋势下,铺天盖地宣传的可生食鸡蛋有机会迎来更大市场份额的发展。
不过许多人却往往忽略了一件事: 无菌生鸡蛋,可能不是“真·无菌”。
02
吹上天的网红鸡蛋,真的安全吗?
大多数人一听“可生食鸡蛋”,第一反应是“可以随意生食的鸡蛋”。
实际上并非如此。
此前本没有“可生食鸡蛋”这一说,只因人们对鸡蛋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它才诞生于日本后,又到处扎根。
图源:《孤独的美食家》
“可生食”,其实是蛋品行业一套生产标准,指针对蛋鸡的种源、饲料饮水、鸡舍卫生以及最后的鸡蛋成品等全流程推出的测评体系[3]。它代表着更高品质的标准,在消费者购买时能够给出决策参考。
但鸡蛋到底能不能生食,往往取决于蛋品是否感染沙门氏菌。
图源:央视网
一颗鸡蛋染上沙门氏菌,往往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是沙门氏菌通过水和饲料进入母鸡体内,形成鸡蛋的过程中,将细菌带入蛋清和蛋黄中。
第二种,则是产蛋过程中或之后,外界物体携带的沙门氏菌通过蛋壳的气孔进入鸡蛋体内。
想要让鸡蛋达到可生食标准,必须在整个生产环节上做好“无菌”工作。
源头上,挑选健康蛋鸡;养殖过程中,给鸡吃健康饲料,喝干净的水,住卫生的宿舍,确保鸡蛋“无菌”长大;在送到消费者手中之前,还要给鸡蛋“洗澡”、杀菌,做最后的检查[10]。
图源:央视网
理论上,严格按照标准而言,经过诸多技术的加持,鸡蛋是可能不含沙门氏菌的。
问题是,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即使是已经达到可生食标准的鸡蛋,在送到消费者手中时也可能变得不符合标准。
可生食鸡蛋对储存环境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日本农林水产省《鸡蛋标准交易纲要》规定,蛋品划分为特级、1级、2级与级外(不可食用),其中特级、1级即满足可生食标准,建议在10℃以下温度储存[4]。
换言之,冷藏运输、冷藏储存、冷藏销售,是可生食鸡蛋的正确出炉方式。
但实际操作中,运输、储存、销售环节上,往往不能满足冷藏条件。
图源:央视网
以商超里的可生食鸡蛋为例,大多数为常温下摆放与销售。
“由于尚无法实现全程冷链运输和储存,即使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遵循了可生食鸡蛋的技术要求,也不能保证消费者拿到手的鸡蛋仍可生食。”
国家蛋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德青源研发中心技术总监刘旭明如是说[5]。
退一步而言,即使是在运输、储存及销售环节,都达到了冷藏条件,也极有可能,在被你买回家之后“重回解放前”。
冰箱中随意摆放的鸡蛋/图源:作者拍摄
许多人甚至并不清楚,在超市、菜场买回的鸡蛋,也并不能随意放入冰箱。
一旦不小心感染沙门氏菌后,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及腹部绞痛等典型症状。
婴儿、老年人、免疫低下者还可能出现严重且危及生命的菌血症等情况[1]。
除了存在安全隐患外,不建议鸡蛋生食,亦有其它原因。
可生食鸡蛋是有生食保质期的。
可生食鸡蛋的保质期大约在1个月内,而赏味期限,也就是“生食期限”,通常为2周。
过了赏味期,就不适合生食了,只能煮熟吃;实际操作中,这一点常常会被消费者忽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对于可生食标准并没有强制的国家标准,仅有团体标准。
因此很多时候,所谓的可生食鸡蛋,真的可生食吗,可能也要打一个问号。
那么问题来了:可食鸡蛋到底怎么吃?
对于可生食鸡蛋,诸多业内研究者给出的建议是:熟吃比生吃好。
沙门氏菌的耐热性差,只要将鸡蛋煮熟,就可以杀死沙门氏菌。
图源:央视网
除了安全问题,生食鸡蛋所吸收的营养,也并不如熟鸡蛋。
有研究表明,生食鸡蛋蛋白质消化率仅为30%~50%,而水煮蛋的蛋白质消化率最高,在97%左右[5]。
尤其对于婴幼儿、老年人、消化功能不是特别好,或本身抵抗力差、肾脏有问题的人群,更不要贸然尝试可生吃鸡蛋。
日常在鸡蛋食用方法上也需要注意。
如溏心蛋、温泉蛋、单面煎、流心蛋等,有可能还含有沙门氏菌,会对人体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危害。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赵敏提到: 长期吃生鸡蛋,可能会造成生物素的缺乏,因为生鸡蛋中含有抗生物素吸收利用的物质,煮熟之后才会被破坏。
无论是生鸡蛋,还是非全熟鸡蛋,综合来算,其安全性都和熟鸡蛋有一定差距。
03
鸡蛋传说太多,到底该信哪个?
除了可生食鸡蛋,年关将近,各种鸡蛋又开始占据人们的视野。
在这其中,“土鸡蛋”必须拥有名字。
市面上的土鸡蛋普遍要比普通鸡蛋更贵,新闻中也经常看到“高价土鸡蛋”“土鸡蛋受欢迎”等消息。
究其原因,大概源于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土鸡蛋更有营养,吃起来也更加安全。
《向往的生活》中,何炅和黄磊特地给谢娜买了土鸡蛋
在许多消费者看来: 土鸡蛋,一般指散养鸡或者非饲料喂养鸡产的 蛋, 相对于 养鸡场产出的鸡蛋,“ 原生态的 应该更加安全、健康 ”。
但其实,土鸡蛋和市面上的普通鸡蛋的确有差别,只是差别并不在于此。
在农家地里散养的土鸡,生长环境相对“野生与粗糙”,主要吃小虫、青草、谷糠长大。
如此条件下,生下的土鸡蛋口感相对更加清香,蛋黄中因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而呈现更深的颜色[2]。
普通鸡蛋大多产自专业养鸡场里的鸡,日常以吃合成饲料为主,因此口感相对清淡,蛋黄颜色也比较浅。
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土鸡蛋和普通鸡蛋营养有多大的差距。
许多人评判质量的标准,往往在于鸡蛋黄颜色深不深
这两种鸡蛋在营养成分上,各有各的优点。
普通鸡蛋中的B族维生素和A族维生素含量比土鸡蛋多,但维生素E及不饱和脂肪酸则要低于土鸡蛋[8]。
营养上,两种鸡蛋之间则不分上下。
图源:央视网
营养医生也曾指出,无论是哪一种鸡蛋,营养物质含量都是有限的。
每天一个鸡蛋,可以为人体提供营养,却并不能对人体所需营养素的供应起到显著的作用。
挑选鸡蛋时,不必过分迷信和偏爱土鸡蛋。
土鸡蛋固有其迷人之处,比如“感觉蛋黄吃起来更香”,但隐患也不容忽略。
相比于专业规范的养鸡场里产下的蛋,土鸡蛋的安全性始终是外界关注的话题。
放养下的鸡场环境卫生情况、消毒情况难以得到保障,产下的土鸡蛋反而相对容易带有细菌。
散养鸡吃的食物相对较杂,极容易将细菌带进体内,进而产下带菌的土鸡蛋[7]。
此前央视也曾曝光土鸡蛋造假问题
如今,各大超市卖场里,概念鸡蛋越来越多——
从土鸡蛋到山鸡蛋、草鸡蛋、柴鸡蛋、红心蛋、初生蛋、叶黄素 蛋、无抗蛋……
取个不一样的名字,再加点营养卖点,这些概念蛋的身价就能比普通鸡蛋贵上1到3倍。
问题是,安全规范生产的前提下,大多数鸡蛋在营养成分上并没有太大区别[11]。
鸡蛋的确是我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食物,在许多菜式中的出镜率极高。但不意 味着,要把它复杂化,捧出一颗颗高价蛋。
鸡蛋的确是种不错的食物,但千万不要把它复杂化、神话化,还是让鸡蛋回归食物本身,干它能干的活就好。
这个道理,不仅对于鸡蛋,对于其他食物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