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朱莉华

8日,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青海大学承担的“三倍体虹鳟营养调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进行验收。此举标志着青海省冷水鱼营养调控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项目针对高原养殖条件下冷水鱼营养需要量不清、配方研发不足和营养调控技术集成力度不够等问题,围绕青海冷水鱼养殖产业饲料配方原创化、原料本地化、加工当地化的科技创新目标进行研究,确定了中规格三倍体虹鳟(1000—2500克)和大规格三倍体虹鳟(3000—4500克)对蛋白质和脂肪的需要量,填补了高原养殖条件下三倍体虹鳟蛋白质和脂肪需求的空白。研究揭示了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三倍体虹鳟生长、健康和品质的影响机制,发现三倍体虹鳟的脂肪主要沉积在内脏和肌肉而非肝脏,可耐受高脂饲料,且高脂饲料能节约饲料蛋白质、提高肉质品质。研究还评估了新型蛋白源黄粉虫粉、青海当地饲料原料菜籽油以及功能性添加剂虾青素等在三倍体虹鳟饲料中的利用潜力,发现黄粉虫粉替代鱼粉比例应小于16%,菜籽油替代鱼油比例应小于75%,虾青素能提升品质、抵抗氧化应激,人工合成虾青素改善肉色效果最佳。

据了解,项目自主研发的中、大规格三倍体虹鳟饲料已经在青海省进行示范推广,养殖虹鳟6.3万尾,示范8.88亩。养殖效果明显优于国产商业饲料,与国外商业饲料在成活率、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养殖饲料成本较国外商业饲料降低21%。项目形成的营养精准供给、品质提升和降本环保等技术为青海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青海省科技厅农村处副处长赵长建表示,要继续开展陆基渔业三倍体虹鳟营养调控技术的集成与示范、重点开展三倍体虹鳟育种制种技术研发,为青海省冷水鱼养殖产业全面可持续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