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艳  付菁 科技日报记者 何星辉

长期以来,科技特派员基本上以科研院校的科技人员为主。但在乡村振兴中,贵州省毕节市打破壁垒,将乡村“土专家”“田秀才”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给经费支持,给项目支持,为包括他们在内的科技特派员建设了“科技特派员之家”,使他们在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努力破解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为乡村振兴凝聚了新兴力量。


(相关资料图)

今年科技活动周期间,毕节市1804名从“土专家”“田秀才”成长起来的科技特派员,奔走在乡村振兴第一线,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冲破壁垒,“土专家”成了科技特派员

“我也没想到,我成了科技特派员。”10年前,陈孟谈从浙江庆元来到贵州黔西市。当时,食用菌种植在当地远不成气候,都是农户零星种植。

流转土地、搭建大棚、成立公司……陈孟谈利用当地富余的林副产品和木材加工厂的下脚料木屑、边皮等发展食用菌产业。一开始,农户不懂种植技术,陈孟谈就自己换上迷彩服,手把手培训农户,推广食用菌技术,一个一个环节做给农户看。

短短几年间,陈孟谈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食用菌大王”。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陈孟谈牵头建成了10个食用菌种植基地,带动周边2113户农户就业,创造3.1亿元的年产值,并辐射带动7个乡镇,推动了黔西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015年,陈孟谈被破格纳入黔西县级科技特派员的队伍。2019年,他成了省级科技特派员。由此,陈孟谈成了贵州第一个从“土专家”起步的科技特派员。

这个村里年轻人口中的“陈哥”,既懂香菇又懂村民。陈孟谈认为,他能将专家学者的“洋话”转化成农户都听得懂的“土话”。比如,专家常说的“环境因子”“生物要素”被他转述为“气温”“通风时间”等一些通俗易懂的大白话。

如今,作为贵州重点打造的10个食用菌产业大县之一,黔西市重点发展种植羊肚菌、香菇、糯木耳、红托竹荪等食用菌,推进食用菌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撑起了群众“致富伞”,赋能乡村振兴。

英雄不问出处,1804名“土专家”扎根乡村

长期以来,各地选派科技特派员基本是以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为主。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在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中同样存在具备一定科研活动能力的‘土专家’‘田秀才’,他们长期活跃在田间地头,能与农户、市场无缝对接。”毕节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利说,为充分挖掘这类人才资源、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毕节市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体制壁垒,将“土专家”“田秀才”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

这支科技特派员队伍,很快成了当地乡村振兴中的一支新兴力量。

毕节市威宁县农民杨光华也是其中的一员。中专毕业后,杨光华外出打工,几年后回乡拿起熟悉的铁锹,埋头搞起了种植业。他创建了威宁绿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专家的帮助下引入美国的“玫瑰皇后李”,并创新培育了“威岭”晚秋蜜桃。如今,“威岭”蜜1号桃已获国家农业农村部新品种认定,并在当地示范推广1200亩,年产值480余万元,带动农户426户、1716人。

2017年,身为高级农艺师的杨光华被吸纳为省级科技特派员。自此,他充分发挥专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示范,通过新媒体为农户解决果树病虫害防治等问题。至今,杨光华在威宁县的服务覆盖5个乡镇,开展的技术培训覆盖上万人次。

近年来,毕节市已认定1804名这样的科技特派员。他们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大大充实了科技特派员队伍,当地也实现了人才“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优化配置。

“科技特派员之家”以“安居”保障“乐业”

走进贵州威宁荞源农业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九三·威宁科技特派员之家”一行字格外温暖人心。在这里,家居用品一应俱全,一点不逊于星级酒店,不仅吃住方便,还有网络可以办公。实际上,这是威宁县为广大科技特派员提供的“温暖小家”。

在过去,一批批“土专家”科技特派员奔赴田间地头,在山野间“书写论文”,燃烧青春。然而,众多科技特派员却过着风尘仆仆的生活,风餐露宿、居无定所是他们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

杨光华说,以前,服务到哪就吃住到哪,没想到,现在累了还可以到“科技特派员之家”歇歇脚。对于他们这些科技特派员来说,这不但让工作更方便,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尊重。

为切实解除科技特派员的后顾之忧,毕节市在贵州率先着手“科技特派员之家”试点建设工作,努力解决毕节市各级科技特派员在服务期间的生活起居、研学交流、沟通联络等问题,以“安居”保障科技特派员“乐业”,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

在各民主党派及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毕节市威宁县、黔西市、纳雍县、金沙县“科技特派员之家”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已有200余名科技特派员受惠于此。

刘利表示,毕节市将继续做好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这支科技“铁军”的带动引领作用,传播农业科学技术,解决农业产业发展难题,为毕节市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