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当熊猫饲养员?因为我是卧龙人,从小跟人吹牛说我们家家都有大熊猫,只有当了熊猫饲养员,我才能圆了小时候撒的这个谎……”
南有公主小“花花”,北有“萌兰”“战五渣”。这个春天的网红顶流,非熊猫莫属。真的是全世界没有人不爱大熊猫!
而且,这届年轻人,已经不满足于隔着玻璃围栏喊“爱豆”的名字、24小时不停看它们的直播、疯狂氪金买顶流周边……他们已经开始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能成为天天带薪rua熊猫的饲养员?
【资料图】
李传有 摄
不过,成为一名熊猫饲养员,真有那么幸福吗?
“黑料”
当熊猫饲养员,要有很大的力气。
程建斌大学时的专业跟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毕业时刚好看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招聘启示。去当熊猫饲养员诶,这则招聘可以说“啪”地一下就贴在他心巴上。
经过层层筛选成为一名真正的饲养员后,他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冲动了?
熊猫完全没有想象的那么软萌Q弹。很难想象,别看他们圆滚滚毛茸茸的,但浑身上下都是肌肉,毛又硬又扎。
而且,熊猫的咬合力惊人,装盆盆奶的不锈钢盆,说撕咔嚓咔嚓就撕了。
更让人崩溃的是,国宝们真的超能拉!
程建斌无情地曝光了一只非著名网红熊猫“华虎”。
人前,它是“自带忧郁气质”的大帅“熊”。
人后,它却会经常拽着竹子边走边吃,边吃边拉,边拉边甩,边甩边踩……
“华虎”的熊生信条:投食平台是死的,但熊是活的啊!
虽然熊猫粑粑自带清香,但真是架不住量大!“华虎”每天甩满圈舍的粪便,差不多有十多斤!铲起来,超级酸爽。
即使是干了十几年、见过大风大浪的程建斌,也很难从“华虎”的圈舍里笑着走出来。
但是,就像全天下的爸爸妈妈不会嫌弃自家宝贝一样,熊猫的奶爸奶妈也不会嫌弃崽们的粑粑的!
即使每天光是打扫“华虎”的圈舍,就得花去饲养员一个多小时。可是再看看活泼调皮的“华虎”,又会不由得浮出几分“我养得真不错”的骄傲来。
新生
当熊猫饲养员,要有很多的耐心。
其实,程建斌的主业不是给“华虎”铲屎。他的主要任务是熊猫繁育工作,差不多就是熊猫界的“妇产科医生+产后护理专员+月嫂”。
每年春天熊猫发情、交配、孕期管理、接生、新生儿的抚育,他要从3月一直忙到11月。等到熊猫幼崽2个多月,可以给妈妈自己带时,他才能稍微轻松些。
熊猫每年发情期并不久,且大多集中在3月-5月,这就使得怀胎五月的熊猫妈妈们会集中在8月-9月生产。
所以,熊猫幼崽们的星座很集中,不是处女座就是狮子座。(PS.但也有例外,顶流花花、萌兰都是出生在7月4日的巨蟹宝宝。)
迎接新生命的体验,总是新鲜的。
饲养员们会通过监控盯着熊猫妈妈的状态,从熊妈破水,到幼崽呱呱坠地,一刻不得放松。
最久的一次,程建斌几乎一眼不错地守了39个小时。
那是“翠翠”的第一个孩子,没想到就遇到个“巨婴宝宝”,“翠翠仔”足足270多克,大约是平常幼崽体重的2倍。
好在,“翠翠仔”虽然出生时体重“超标”了,体格却是杠杠好的!后来还成为网友口中“灵活的胖子”小“玉垒”。
即使已经接生过200余只熊猫,程建斌依然能从中感受到生命带给自己的能量。他说,那是几乎可以与“看着自己孩子出生”比拟的快乐。
告别
当熊猫饲养员,要有很重的责任心。
程建斌如果想见长大成熊的“玉垒”,可以去长沙。但是张大磊和他养大的崽的距离,可以说是“咫尺天涯”。
张大磊也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熊猫饲养员,他负责的部分跟程建斌是两个方向:野外放归VS人工饲养。
图为放归自然的大熊猫“华妍”。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小小熊猫的熊生方向,从还在熊猫妈妈肚子里就决定了。
被选中的熊猫妈妈会在保护区的野外环境中产子,全程由熊猫妈妈来哺育幼崽,妈妈还要教会幼崽学会躲避天敌、寻找食物和水源等野外生存技能。
2岁之前,熊猫幼崽就这样跟着妈妈长大。至于饲养员,大多数时候是躲在机器后面的。
这些熊猫们没有温暖的宿舍、没有盆盆奶、没有会抱它们“下班回家”的奶爸奶妈……甚至从出生到真正回归大自然,都不会见到“人类”。
但它们却是复壮和重建野生种群的希望,对受威胁和濒临灭绝物种具有重要意义。
野化放归工作虽然听起来像是“糙养”,但实际上,饲养员们操的心一点都不比圈养少。
为了保证熊猫的野性,避免过度接触导致“人熊依赖”,饲养员极少和野化熊猫接触。进入野化区进行采集粪便等工作时,都需要穿上“熊猫”服,还得喷洒一些熊猫的尿液和粪便,掩盖人类的影像和气息。
很多人被萌兰小时候跟饲养员“嗯嗯”互动的视频萌化了心,但这在张大磊的野化放归工作中,是没有的。
“熊猫会把你们当成同类吗?”
“应该不会,就是一种看起来像自己的两脚兽吧!”
熊猫饲养员和熊猫粉丝最大的区别,或许就是他们知道,熊猫是野兽,不是宠物,也不是玩具。
重逢
当熊猫饲养员,要有很强的承受力。
从2001年开始野化放归工作起,截至目前,中国圈养大熊猫已野化放归11只,存活了9只。
张大磊参与了其中多只熊猫的野化放归,“小核桃”就是其中的一只。
资料图:大熊猫“小核桃”。李传有 摄
2018年12月,“小核桃”在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放归,笼门打开的那一瞬,张大磊情绪复杂。
他在心里不停地默念:再见了,千万要照顾好自己啊小核桃……
但“小核桃”头也没回地钻进了山林里。
直到2021年11月,都江堰市国有林场在野外监测工作中,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生大熊猫的宝贵影像。
张大磊和同事们看照片,怎么都觉得眼熟,最终根据现场采集的熊猫粪便DNA比对,确定了被拍到的就是3年前放归的“小核桃”!
张大磊很高兴,“知道它过得很好,我就放心了。”但饲养员的这种情绪,“小核桃”并不能体会得到。
它没见过张大磊,不认识任何一个曾经照顾它的饲养员,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小核桃”这样一个可爱的名字。
“这只是饲养员们在心里叫过无数次的名字。”张大磊情绪有些低落。
对饲养员来说,野化放归是一段人类单方面与熊猫建立起情感连接的历程,也是一场注定的离别。
“因为知道大门一关,这一生都不可能再见到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