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谢开飞 崔爽 通讯员 高凌 曹文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谁在发展中赢得数字技术的先导力量,拥有一招制敌的‘杀手锏’,就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竞争的格局。”

“强化数字中国建设的能力,必须做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安全底座’。”

……

4月27日下午,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技术创新与安全分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论坛以“建立安全技术屏障 护航数字中国建设”为主题,与会的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们深入探讨最新前沿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创新发展,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前瞻布局,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刚刚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互联网普及率达75.6%,5G用户达5.61亿。

“科技部系统谋划数字技术创新发展布局,推动科技创新,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科技部副部长相里斌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致辞时表示,科技部加强战略性数字技术相关领域的原创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培育数字化生态、助推高质量发展注入第一动力。瞄准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高性能计算、量子信息、脑科学等战略前沿领域,体系化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自主可控的软硬件支撑体系建设和重大场景应用示范。

同时,科技部建立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网络公害治理等方面的需求,系统推进数字安全、网络安全技术保障能力提升等。

“没有数字技术创新这个源头,数字时代这棵大树,即使千尺之高,也不会根深叶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关村实验室主任吴建平认为,网络空间承载了5G、卫星等各类先进的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相连的各类计算机系统,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各类先进数字技术,以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形成的智慧交通、智能电网等各类应用形态。要站在网络空间安全的视角体系化地思考和谋划数字化技术的布局,凝练科学问题,推动数字技术在网络空间安全体系中创新发展,持续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技术方案。

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

新场景业务开放增加数据保护难度,新技术应用带来数据安全风险,个人信息的泄漏、交易和滥用……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数字安全形势也日益严峻。

“5G/6G时代通信主体是机器,机器间的攻防对抗具有理性,要从机器角度分析网络空间对抗行为,保障复杂系统数据隐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认为,海量移动互联网数据具有差异化隐私需求,亟须解决海量数据安全难题,并根据隐私需求进行可定制化的数据安全服务。另外,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可结合5G/6G网络实现网络数据的可信追踪与审计。

“以‘零事故’为目标构建数字安全屏障。”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建议,建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机制,形成体系化作战;构建“打赢团体赛”的融合创新生态,由政企单位推动,国家队和综合性大型安全企业牵头,聚集细分领域的专精技术厂商,共同进行原创性技术和融合性技术创新攻关。

凭一张身份码,可从机场抵达、签到、酒店入住、防疫健康核验、会展通行核验、返程值机……新大陆(福建)公共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龙分享了在峰会上“一码通行”的创新实践。他认为,可信数字身份是实现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石,可以破解互联互通等难题,打造成数字中国的底座。

“坚持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积极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梅建平介绍,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治理”“工业软件”等重点专项,重点围绕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新技术新应用安全方向,探索数字世界监管治理的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模式,应对国家政治、网络、社会、科技等领域安全所面临的全新挑战,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本次分论坛由科学技术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关村实验室联合主办,福建省科技厅承办,福建海峡技术转移中心、福州市科技局、奇安信集团、新华三集团协办。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李建成,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总工程师孙蔚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管理技术局局长于永河,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梅建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关村实验室主任吴建平等在活动上致辞。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魏东、福建省科技厅厅长李志忠、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李进忠、福建省委网信办副主任许明峰、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黄舒、福州市科技局局长任义文等出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