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苏菁菁


【资料图】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被称为“困在时间里的人”,而郁金泰的工作是为他们的病程按下“慢速键”。

现年40岁的郁金泰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认知障碍疾病方向带头人。

从白内障增加老年痴呆风险,到抑郁症加速痴呆;从全新痴呆风险预测模型,到多运动、少久坐、睡好觉可以预防痴呆,这些备受关注的研究背后都有郁金泰临床研究团队的身影。

“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攻克阿尔茨海默病”

郁金泰很瘦,爱穿白色衬衣。黄钰媛曾是他的学生,喜欢用“低调内敛”形容她的导师。

“我第一次见到郁教授是在医生值班室,他坐在一旁不太说话,有时低头看看手机,感觉比较内敛。”黄钰媛说,“但当郁教授发言时,他的观点清晰有条理,让人立刻刮目相看,非常佩服。”

十五年前,一次“脱离正轨”的研究生课题让郁金泰开启了自己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之路。

2015年,郁金泰参与到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可调控危险因素的研究中,相关成果获得了所在团队意料之外的媒体聚焦。那时,这位年仅33岁的年轻医生想,阿尔茨海默病是慢性病,存在许多可调控危险因素,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那么是不是可以做一个预防指南?

在这一想法产生后的5年里,郁金泰团队作为研究项目的牵头人,协同联合国际老年学会、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希腊以及众多中国专家,制定了全球首个阿尔茨海默病循证预防国际指南。

这是一项工程量极大的工作,不仅要对浩如烟海的干预指标进行分析,还需要与外国专家协调沟通。最终,中外团队历时五年,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形成了21条预防建议。这一研究被英国医学杂志出版社选定,向全球5000家媒体发布。

在过去的一年半中,郁金泰团队与复旦大学程炜团队紧密合作,“医疗+人工智能”的强强联合诞生了诸多科研成果。今年8月,两个团队再次合作申请到了“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

“我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真正攻克阿尔茨海默病,希望有朝一日阿尔茨海默病可以完全治愈或能通过疫苗预防。我相信这一天终会到来。”郁金泰说。

“医教研相互促进,造福更多患者”

每天醒来后,郁金泰的第一件工作是阅读领域内的最新文献,精读文献后,他会处理邮件、临床查房,下午会去医院坐诊或与学生讨论课题,晚上则会开研究生组会、修改文章。

在忙碌充实的生活中,他不仅是科研工作者,也是临床医生、大学教授,诸多角色在他的身上完整地呈现着。

作为医生的郁金泰,最常强调“责任”与“谨慎”。

郁金泰到华山医院后不久,遇到了前来就诊的刘女士,这是让他印象最深的病人。

刘女士自述记忆力下降,曾在医院检测淀粉样蛋白(Aβ)PET-CT报告结果为阳性,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尚处中年的刘女士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便找郁金泰再次确认。

“因为刘女士的症状不太符合阿尔茨海默病,并且确诊需要Aβ和Tau两个指标同时阳性,所以我帮她预约了Tau PET-CT检测,结果是阴性。”郁金泰说。

拿到结果后,郁金泰给PET中心的医生打了电话,请他帮忙复核刘女士的Aβ结果。经过两位专家的认真分析,最终认为刘女士的(Aβ)PET-CT结果也应为阴性。

得知这一结果的刘女士用“重生”描述自己的感受,此前她已打算辞职,在剩下的日子里专心陪伴家人。

“对病人的诊断一定要严谨慎重,要靠自己的临床思维来诊断疾病,不能完全依靠检测手段。错误的诊断将会影响病人接下来的人生。”郁金泰说。

作为教授的郁金泰,一天大约有一半的时间会留给学生。郁金泰的夫人常“埋怨”道,他在学生身上投入的精力可能比在自己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还要多。

黄钰媛告诉记者,郁教授对每个学生都很上心,他会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想要的发展方向来制定研究路线。“而且,郁教授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我们文章的问题。”黄钰媛笑着说。

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视与郁金泰自身的经历息息相关。“我能走到现在,离不开导师的培养。所以我会尽我所能,把学生的潜力发挥出来。”郁金泰说。

“我个人的精力有限,能够治疗的患者也有限,但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会延续我的工作。”郁金泰说,“我相信医教研能够相互促进,良好的临床研究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而提升临床诊疗的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