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须 许杰 崔万刚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车有故障就找他,只要他出马,人到故障走!”在战略支援部队某部采访,只要提到一级上士周员,官兵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资料图】
周员是一名汽修兵。岗位虽然不起眼,可当兵16年,他攻克维修技术难题10余项,是官兵们眼里名副其实的“兵专家”。
“走留听党的,工作看我的!”前不久,面临复退,周员一笔一划地写下延期退役申请书,而后一头扎进维修车间。
周员正在维修车辆传动系统。
一次,该部正在组织新训驾驶员长途复训,训练途中,一辆教练车突然熄火,驾驶员判断是油泵故障,准备拖回营区维修。随车队保障的周员闻讯赶来,抄起家伙就往底盘下面钻。敲敲打打、松松紧紧、按按压压,不到5分钟,他便从车底盘下起身,拧钥匙打火,车辆奇迹般平稳启动了。这时,他顾不上清理身上油污,当场向大家讲解起故障原因:“长途行车油路系统进气故障很常见,遇到这种情况,必须爬到车底,及时排除空气。如果不问原因,一遇问题就往营区拖,这样是会耽误训练的。”
周员正在维修检查车辆。
周员并非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他能承修近百种车型,都是靠下“笨功夫”换来的。
战友们介绍,他刚接触车辆维修那会儿,为了能早日上岗,白天泡在车场里练,晚上待在图书室里学,原理1遍看不懂就看3遍,实操3遍学不会就练10遍。如果还是不行,他就会缠着班长们搞个明明白白。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这股不服输的“痴”劲,仅一年多时间,他就走上岗位并成了班长。
周员带领班组人员学习维修理论知识。
但当上班长的第二个月,周员就遭遇了“滑铁卢”。那天,他随部队执行一次物资运输保障任务,一辆指挥车突然“趴窝”,周员信心满满地给车辆做过“体检”后,拍着胸脯说:“这故障简单,马上就能修好。”可他折腾了半天,却毫无所获。后来,一个老班长出马,不到几分钟,故障得以排除。
“车辆维修如同战场争锋,效率就是战斗力,来不得半点虚的。”经过这次事件,周员意识到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还有很大差距。为了能与更多的车辆故障打交道,他虚心地向老班长们学习请教,无论哪位老班长维修车辆,只要有时间他都会主动请求打下手、当小工,单位的故障练习车更是在他手里拆了又装、装了又拆。每次维修实操后,他都会认真地进行“复盘”分析、梳理、总结。很快,他便练就了“望、闻、问、切”的修理绝活儿。
周员为班组人员讲解火花塞工作原理。
有一次,他带领班里维修工到兄弟单位上门服务,一辆军车刚好从他身旁驶过。凭着丰富的维修经验,周员听出该车有异常响动,便主动上前叫停了车辆。后来,经检查诊断:车辆烧机油严重,导致机油量减少,因压力骤降发动机负荷增大而产生异响。经过这件事,他“兵专家”的名声便在单位传开了。
周员不但自身维修技术过硬,带徒弟更是毫不藏私,把多年实战经验倾囊相授。起初教学资源比较匮乏,他一边码字、一边绘图,编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助力战友实现从快速入门到加速精通。除此之外,工作之余,他还钟情于琢磨小革新、小发明,出自他手的变速箱快速拆装器、车辆快速保养新流程等5项技术革新,在单位车辆应急保障中得到广泛应用。
周员一对一传授维修技能。
十多年来,周员共撰写维修故障案例近千条,参与编写维修资料汇编10余册,维修车辆3000余台,革新维修工具10余件,带徒20余人,9次被评为“红旗车修理工”。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