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陈玉洁 李雪娇 万宇轩
11月12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东道国活动“科技支撑湿地生态保护及国际履约论坛”成功召开,论坛于北京、武汉两地分设会场。论坛由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司共同指导、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办、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协办,开幕式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主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过去10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湿地的决策部署,湿地保护的力度得到进一步强化,湿地数量和规模明显扩大,水质总体呈向好的趋势,湿地的生态状况总体得到改善。其中积累的经验、良好的实践,以及能够体现全球引领性的做法,将会通过这次会议的举办分享到全球,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对湿地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将湿地保护的工作往更广泛更高层面推进。
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傅小锋指出,湿地的生态状况直接影响着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直接关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十三五”以来,科技部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投入了约1.2亿元的研发经费,围绕湿地保护修复,部署实施多个重点研发项目,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湿地生态保护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助力。未来湿地科技发展应着眼于蓄力研究湿地助力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途径、充分提供促进不同部门协同发展的科学依据、大力加强健康湿地及其重要价值的科学普及等3个方面,继续为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司司长郝育军强调,中国政府对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高度重视,近十年来,在立法保护湿地、完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推动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湿地国际履约和相关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升湿地保护修复科学水平,国家林草局不断加强湿地科技创新,在平台布局、科学研究、新技术推广、标准制定以及科普宣传等方面全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区域性湿地长期定位观测网络,首次发布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质量定位观测研究报告—湿地篇》,印发实施了《湿地领域标准体系》。今后将加快构建湿地科技创新体系,为科学推进湿地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林科院院长储富祥表示,中国林科院设有我国首个专门从事湿地研究的科研机构——中国林科院湿地研究所,编制了我国首部湿地管理的行业标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并在我国首次建立起湿地恢复技术体系,为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全院有三个研究所在开展湿地科学研究,涉及湿地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与气候变化、红树林保护等20余个研究领域。国家林草局在中国林科院建立了中国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心,中心编制了全国湿地定位观测站发展规划。依托中国林科院建设了四川若尔盖、海南东寨港、北京汉石桥等7个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覆盖了几乎我国所有的重要湿地类型。研究成果编写为科普作品,推广和普及湿地科学知识,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林科院编写的《湿地北京》系列作品填补了我国湿地领域科普的空白,提升了全民湿地保护意识。
为进一步凝聚科学共识、加强科技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中国林科院携手中国科学院、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等国内外机构的湿地科学家起草完善并发布《强化湿地保护管理科技支撑全球倡议》。
本次论坛上,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教授、202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专家科林•麦克斯韦•芬列森介绍了《倡议》起草的背景、初衷和修订完善工作过程,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奖专家、2022年度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卓越奖获得者、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崔丽娟研究员宣读了《倡议》,宣告《倡议》的正式发布。
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教授科林•麦克斯韦•芬列森、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黄凌风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武海涛,分别围绕“湿地概念的演变”“中国湖泊湿地演变与治理保护研究”“中国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及厦门筼筜湖案例”“沼泽湿地近自然恢复关键技术与应用”等4个主题,探讨了不同类型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保护修复的重要科技进展,并提出了相应的系统治理建议,为今后科技助力湿地生态保护启发了新的思路。
围绕“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湿地保护与恢复”主题,主持人崔丽娟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驻华代表张琰、湖北省林业局副局长宋丛文、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黄凌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武海涛等4位专家开展了访谈对话,从国际组织、管理部门、学术界等不同视角,就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理念的设计初衷、构想、在湿地保护方面的实践等进行了交流分享。
(中国林科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