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9月19日,为加强适龄女性对宫颈癌预防的关注,值此“全国科普日”来临之际,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指导,南方周末发起的《宫颈癌预防及HPV疫苗认知调研结果》(以下简称《调研结果》)正式发布。该项调研来自4393位16-45岁女性受访者,旨在了解适龄女性对HPV(人乳头瘤病毒)的型别和感染途径、宫颈癌的预防方式、HPV疫苗的接种行为和意愿等的认知。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小千表示:“目前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妇幼健康事业进入新时代。但对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消除宫颈癌的目标,其实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宫颈癌作为女性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也是目前唯一可以接种疫苗实现预防的癌症,因此重视宫颈癌预防是所有女性的‘必修课’。”
《调研结果》显示,受访女性对 HPV病毒及HPV疫苗相关认知有所欠缺;对于宫颈癌一、二级预防接种HPV疫苗和定期宫颈癌筛查有了解并行动的只有三成;此外,受访女性对于自身接种HPV疫苗和带女儿接种的意愿都很高,但受价数、安全性等主观因素影响和供应限制,疫苗等待现象不在少数,适龄女性行动力亟待提高。
针对调研结果的主要数据,南方周末副总经理、南方周末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孟登科介绍道:“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受访女性对HPV知晓程度很高,但对病毒型别及其危险性不甚了解。与此同时,国内现阶段HPV疫苗接种率仍然较低,虽然受访女性自身及带女儿接种意愿度都很高,但受价数、安全性等主观因素影响和客观疫苗可及性限制,行动力不足。未来,我们希望与各方继续携手,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的预防策略,提高适龄女性对宫颈癌防治的认知水平及行动能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赵昀表示:“在中国,女性高危型HPV感染呈现为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年龄是15-24岁;第二个感染高峰年龄是40岁以上。在感染高峰期来临之前,尽早接种HPV疫苗。此外,接种了HPV疫苗也不是‘万事大吉’,仍然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接种HPV疫苗+宫颈癌筛查才是预防宫颈癌的完美组合。”
赵昀进一步科普道,我国HPV疫苗的应用对象为9-45岁女性,即使错过了9-14岁最佳接种年龄的女性,有性生活的、成年的女性接种HPV疫苗仍可获益,第二个最佳接种年龄即为当下。此外,目前已上市的所有HPV疫苗都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HPV,即保护率都不是100%,在接种HPV疫苗后,还要注意定期筛查,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预防宫颈癌。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王临虹建议:“在中国,84.5%的宫颈癌都是因为HPV16型和18型持续感染导致的,目前已上市的HPV疫苗都覆盖了这两个型别,也都可预防大多数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接种二价HPV疫苗就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临床数据的数学模型预测了HPV疫苗的长期保护效果,保护时间可长达50年。在目前HPV疫苗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尽早接种比高价数更重要,在等待中被感染就得不偿失了。”
王临虹表示,近年来,国家一直在积极加强HPV疫苗接种的科学宣传,推动HPV疫苗的试点工作。根据资料显示,试点地区初中女生的HPV疫苗接种覆盖面大大提高了,有些城市已经达到了90%以上。二价HPV疫苗,9-14岁女孩可以选择两剂次,三针变两针,不仅经济便捷,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接种需求,并提升HPV疫苗的覆盖,保护更多女性远离宫颈癌的危害。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