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韩荣

近日,山西省工信厅发布了《山西省“十四五”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全省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下降,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利用量逾2亿吨,冶炼渣、脱硫石膏等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3%,赤泥、金属尾矿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提高,促进工业资源由“低效、低值、分散利用”向“高效、高值、规模利用”转变。

《规划》指出,要降低工业固废产生强度。山西省鼓励产废企业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优化固废处理工艺,提高固废资源品质,降低综合利用难度。其中,在钢铁、有色等行业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推广非高炉炼铁、有色金属短流程冶炼等先进工艺,减少冶炼渣、赤泥等固废产生;采矿、电力行业要积极推进尾矿和煤矸石原位井下充填,加强与综合利用企业合作,布局一批综合利用项目,推动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尾矿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山西省鼓励大型钢铁、有色金属等企业与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合作,建设一体化大型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绿色加工配送中心。推动省内部分地区废钢产业回收、加工、处置等流程规范化、一体化发展,加大对吕梁、晋中等地区支持力度,推进废钢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现代化,提高集约化加工经营水平和废钢铁加工质量,促进废钢铁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提到要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山西省推动工业固废按元素价值综合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脱硫石膏、赤泥、化工废渣等工业固废在有价组分提取、建材生产、市政设施建设、井下充填、生态修复、土壤治理等领域的规模化利用。着力提升工业固废在生产纤维材料、微晶玻璃、超细化填料、固废基高性能混凝土、预制件、节能型建筑材料等领域的高值化利用水平。推进固废综合利用企业实施科技引领战略,加大产学研用结合,支持高校在山西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加大固废资源基础研究,支持高校综合利用科研成果在山西省组织中试,支持高校以科研成果在山西省综合利用企业技术或专利入股,快速提高山西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