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蒋朝常 晏华华

8月初,记者抵达湖北神农架林区,探访神农架科技创新中心(简称科创中心),正值暑期旅游高峰。


(资料图)

科创中心副主任、华中农业大学(简称华中农大)副教授李翔在接受采访时,不时有电话打进来。他说:“乘着暑期来服务的老师们多起来了,必须为他们安排好车辆和行程。”

二十多年来,李翔专注神农架中蜂和金丝猴等动物研究,足迹遍布神农架每一个角落。哪个村在哪个山坳,有什么特色,他都如数家珍。

深山渔村长坊村

位于大巴山脉东延的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被誉为“华中屋脊”。它是我国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同时也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20世纪80年代,华中农大水产专家杨干荣到神农架调查珍稀鱼类资源,与林区建立了友好联系。此后,一批批专家团队陆续来到神农架开展自然资源本底调查、金丝猴保护与繁育、病虫害调查和防治等工作。

在神农架大龙潭金丝猴科研基地,记者见到成群结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在林间嬉戏打闹的场面,或一家子相依而坐其乐融融,或跳跃在枝丫间寻找食物,或列队行进与游客互动……一片繁衍生息之景。

早在2013年,华中农业大学与神农架国家公园共建神农架金丝猴保育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展保护遗传学、疾病防控与健康监测等工作。之后,学校建立了全国高校唯一的神农架金丝猴人工繁育基地。

多年来,华中农大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领域的郭爱珍、胡长敏、肖运才、陈建国等专家,经常深入神农架的深山密林、无人区开展调查研究。

2020年4月,区校合作的神农架科创中心正式揭牌。华中农大校长李召虎担任科创中心主任。

林区政府拿出了6000多平方米的大楼给科创中心。除此以外,林区还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区域提供田间试验用地和野外科学观测站点建设用地,用于科创中心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华中农大程运江、蒋思文、宋波涛、边银丙等40余名教授,先后100余人次赴林区开展产业科技指导,推动林区“六种四养一菌”11个特色产业与教授们的科研项目对接。

学校还选派周志翔、张学振教授分别挂职担任林区林科院院长和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聘任了8名林区兼职导师,启动了区校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

专家在查看蜂农在野外放置的蜂箱

李召虎说,这是一次双向奔赴的旅程。

“林区把生态保护作为立区之本和发展之基,开展高水平保护亟需高水平科技力量支撑。”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区长刘启俊说。

围绕神农架“大生态”“大旅游”和“大健康”等发展主题,加快促进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群建设,正是华中农大奔赴的方向。华中农大力争五年内在神农架建成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地合作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

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立足祖国大地办学校。华中农大党委书记高翅说,区校合作要实现共生共荣,与林区一道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