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刘丰宇

“大豆作为马铃薯后茬正处在鼓粒期,到了需水的关键时期,能否按预期增收一季大豆,及时浇灌补水十分必要。”近日,湖北恩施州第一批“硒谷英才”李求文、州级科技特派员钟育海等专家深入田间送服务,助力抗旱救灾减损。

7月份以来,恩施降雨偏少近5成,主要河流来水量较常年偏少2成至8成,全州部分区域旱情已达轻度或中度干旱,造成农业生产不同程度受灾。


(资料图)

齐心抗旱,专家组团到地头

抗大旱、抗久旱,科技担当必不可少。

为最大程度减轻旱灾损失,恩施州科技局动员全州科技特派员主动作为,一大批科技特派员奔波在一线,为抗旱保产提供技术支撑。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作为全国主推技术,恩施州研究推广的“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是玉米大豆带状种植的升级版,被列入州级重点科研项目,纳入湖北省九大绿色吨粮模式并推广示范。

旱情发生后,李求文和团队迅速行动,先后深入恩施市17个乡镇,带领团队落实农业科技服务队抗旱技术指导和农业科技服务包保责任。

8月17日,恩施州科技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到利川市凉雾乡小青垭村,作为乡村振兴联系村,该局驻村尖刀班成员蹲守田间地头,时刻关注并协调解决因旱实际困难。

“最近你们得带好头,主动开展技术培训,加强田间管理,引领做好示范。”8月19日,州级科技特派员马俊杰特意向建始绮丽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说。

建始绮丽果业是“武陵良繁”星创天地运营主体,拥有10名创业导师。“今年发生旱情后,我们组织村民,就果树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开展培训,先后开展10场次培训,培训560多人。”该负责人介绍。

据悉,恩施州科技局要求,各县(市)科经局、各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加强对旱情报收进行科技指导服务,抗旱救灾减损科技服务围绕抓好灾后生产恢复,力争做到“两覆盖、两结合”,即有科技需求的受灾地全覆盖,县、乡主导产业科技需求全覆盖,全力做好抗旱救灾减损科技服务。

因地制宜,助力农户保产保收

宣恩县明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恩施州科技特派员王甄服务的企业。连日来,王甄一直坚守在公司基地,帮助企业抗旱救灾。

明礼生态农业基地位于高山地区,马铃薯正处于结薯期,需要冷凉湿润环境,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很容易造成植株缺水缺肥。

在王甄的指导下,该公司及时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微叶面肥及农药进行叶面喷施,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和植株生长势,同时为植株补充后期薯块生长所需营养元素,最大限度降低灾情损失。

近期,恩施州魔芋中低海拔净作及套作均出现较严重旱情,高海拔净作出现轻度旱情,高海拔套作及林下套作旱情暂未受到旱情影响。

“浇水、遮阴、覆盖、补肥是魔芋抗旱的8字要诀,其中浇水需在保证人畜饮水的前提下合理调配水源,傍晚适度灌溉,也可利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恩施州农科院魔芋专家、国家三区科技人才刘二喜结合服务咸丰企业魔芋基地情况及州内其他魔芋基地实际情况,给出抗旱建议,遮阴可利用遮阴度40%至60%的遮阴网紧急遮阴,特别是中低海拔净作魔芋尤为必要。

同时,覆盖可以利用稻谷壳、松毛、枯树落叶、玉米秸秆等方便易得的材料进行,在保墒时降低地面温度;补肥则在傍晚喷施低浓度的磷钾肥作叶面肥,减轻或缓解高温干旱危害,但要防止高浓度的叶面肥烧苗。

眼下,湖北高温持续。恩施州动员科技特派员走进田间地头,指导水稻、蔬菜、水果等作物在抗旱期间的科学管理和技术。7月以来,全州科技特派员累计提供技术指导服务385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技术难题162个。

(恩施州科技局供图)

推荐内容